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类(三類)
(1).指诗经中之《风》《雅》《颂》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 杜预 注:“风、雅、颂。” 孔颖达 疏:“《风》《雅》《颂》,其类各别。知‘三类’是《风》《雅》《颂》也。”
(2).三项;三种。宋史·选举志六:“ 文彦博 又奏:唐六典所载,以德行、才用、劳效三类察在选之士,参辨能否。”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星有三类:一、经星,北极谓之长;二、舍星,大火谓之长;三、行星,辰星谓之长。故皆谓之辰。”
(3).第三等,下等。如:三类田、三类苗。
《分类字锦》:依仿三类(依仿三类)
见举主注
分类:考课
《国语辞典》:第三类接触(第三类接触)  拼音:dì sān lèi jiē chù
1.已故前美国空军幽浮(UFO)研究顾问的天文学家海尼克博士对幽浮近距离目击报告分类之一。指发现者非常接近幽浮,看到了幽浮内部或是发现乘坐幽浮的生物。
2.引申指人类与灵异鬼神间的感应接触。如:「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些第三类接触的灵异现象,科学界仍无法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