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8,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九丁
山丁
旗丁
八丁
丁则
丁夜
丁头
公丁
半丁
丁庸
丁徭
秋丁
灶丁
强丁
零丁洋
《骈字类编》:九丁
宋史兵志治平元年诏陜西除商虢二州馀悉籍义勇凡主户三丁选一六丁选二九丁选三年二十至三十材勇者充止涅手背
《漢語大詞典》:山丁
(1).山区的成年男子。 清 洪亮吉 《七月十二夜访青山庄故址四鼓乃别》诗:“水车载水注旱田,山丁移山入豪宅。”
(2).山丁树的果实。小圆形,味酸甜。 萧红 《手》:“我们集着群在校门里的山丁树下吃着山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秋天在山里,吃的不缺,果木上的野果子:山梨、山葡萄、山丁子、山里红、榛子和蘑菇,都能塞肚子。”
《國語辭典》:旗丁  拼音:qí dīng
清时运粮的军人。《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旗丁》:「运船之水手、人丁皆世袭其业,官给田粮,如八旗兵丁然,故谓之旗丁,各船有一定之旗号。」《儒林外史》第四○回:「旗丁道:『既是做诗的人,小的向国子监一问便知了。』」
分類:漕运兵丁
《骈字类编》:八丁
北史周帝纪保定元年三月景寅改八丁兵为十二丁兵率岁一月役 宋史兵志见二丁下
《漢語大詞典》:丁则(丁則)
有关人丁服徭役的规定。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力役》:“各照丁则银数,取足所定工食,而止编给由票,自行收讨。”
《國語辭典》:丁夜  拼音:dīng yè
四更时,丑刻。即今半夜二点。《新唐书。卷三二。天文志》:「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馀,纵横出没,多近天汉。」
《漢語大詞典》:丁头(丁頭)
指鱼。
分類:
《漢語大詞典》:公丁
旧称机关团体中的勤杂人员。 沈从文 《烟斗》:“两手环抱公文的公丁,弯着腰一句话不说,从房中出去了……他还得等候那公丁返身时才有公文可抄。”
《漢語大詞典》:半丁
指岁数尚未达到全丁年龄的人。《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復童幼之事矣。”《宋书·王弘传》:“十五至十六,宜为半丁,十七为全丁。”
《漢語大詞典》:丁庸
(1).用以充抵力役的赋税。周书·裴侠传:“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裴公 贞惠,为世规矩。’”
(2).指以赋税充抵力役的制度。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丁庸变而差役,差役变而僱役。”
《漢語大詞典》:丁徭
古代成年男子所服的劳役。宋史·刑法志二:“﹝ 郑从易 ﹞尝纳官赎父配隶罪,请同举人法,得免丁徭。”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地丁原始:“其 孟县 等二十州县,丁徭地粮分额徵收。”
《漢語大詞典》:秋丁
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 孔子 的日子,称秋丁。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八月:“八月上旬丁日, 太宗 武府庠县学俱行秋丁释奠礼。”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丁祭:“﹝ 王文康 ﹞既达北庭,值秋丁,公奏行释奠礼, 世祖 説,即命举其事。”
《國語辭典》:灶丁  拼音:zào dīng
盐民或煮盐的人。也称为「灶户」。
《漢語大詞典》:强丁
犹壮丁。梁书·昭明太子传:“今征戍未归,强丁疏少。”
分類:壮丁
《國語辭典》:零丁洋  拼音:líng dīng yáng
海洋名。位于广东省中山县南,珠江口的海面。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也作「伶仃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