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切  拼音:yī qiè
1.一例、一律。《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閒于秦耳,请一切逐客。」《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此等虚文,宜一切革罢。」
2.全部、所有。为总括之词。如:「一切开销」。《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胡言也。」《红楼梦》第六四回:「于是连夜分派各项执事人役,并预备一切应用幡杠等物。」
《漢語大詞典》:一切法
佛教称万有为一切法。亦称一切诸法。大智度论卷二:“復次一切法,略説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説法。此已摄一切法。”大智度论卷二七:“何等是一切法?所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十二入名一切法。” 唐 法藏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漢語大詞典》:一切智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於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
《漢語大詞典》:一切经(一切經)
佛教经书的总称,又叫大藏经,简称藏经、佛藏、释藏。隋书·经籍志四:“ 开皇 元年 高祖 普詔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 并州 、 相州 、 洛州 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 秘阁 。” 唐 玄应 著有一切经音义,其后 慧琳 诸人尚有续作。
《漢語大詞典》:一切万物(一切萬物)
宇宙间所有的事物。《无量寿经》卷上:“设我得佛,自地上以至於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朱子语类卷一一六:“自家有这仁义礼智,便知得他也有仁义礼智。十人万人,一切万物,无不是这道理。”
分類:宇宙
《漢語大詞典》:一切有情
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大般若经》卷五七八:“一切有情种种希愿,随其无罪,皆能满足。”《金刚经》:“若欲救护一切有情调伏敬爱,令作种种利益事者,当依根本金刚禰鉢多法。”
《漢語大詞典》:一切种智(一切種智)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六:“若是一切种智但在於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又“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慧品:“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復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説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参见“ 一切智 ”。
《漢語大詞典》:一切智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於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
《國語辭典》:一切众生(一切眾生)  拼音:yī qiè zhòng shēng
佛教称所有的天、人、畜生、地狱、饿鬼。也就是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命。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誓欲剿除天下妖邪鬼怪,救度一切众生。」《红楼梦》第七七回:「我佛立愿,原是连一切众生无论鸡犬皆要度他。」也称为「一切有情」。
《漢語大詞典》:一切诸佛(一切諸佛)
佛教对三世十方诸佛的总称。《华严经》卷十八:“令一切众生得无量寿,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无量寿经》卷下:“説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
《国语辞典》:一切经音义(一切经音义)  拼音:yī qiè jīng yīn yì
佛教典籍:(1)唐释玄应撰,二十五卷。也称为「玄应音义」。(2)唐释慧琳撰,采玄应、慧苑等各家经义,合而次之,一百卷。也称为「大藏经音义」、「慧琳音义」。
《国语辞典》:一切从简(一切从简)  拼音:yī qiè cóng jiǎn
一切都采用最简单的形式。如:「为了提倡节俭的美德,以后的餐会就一切从简吧!」
分类:采用简单
《国语辞典》:一切现成(一切现成)  拼音:yī qiè xiàn chéng
中国襌宗法眼宗的基本思想。指一个开悟者处处都是襌,因为真理本来存在,开悟者可随属领略,不必妄自造作。《大慧普觉襌师语录》卷一三:「奉劝诸人,退步自看,一切现成。」
《国语辞典》:不顾一切(不顾一切)  拼音:bù gù yī qiè
不考虑事情的状况和后果。如:「虽然遭到家里反对,他还是不顾一切投笔从戎。」
《分类字锦》:泥玉一切
李巽再请符载书洪钟遇扣大小必应良剑赴剸泥玉一切
分类:
《漢語大詞典》:睥睨一切
犹言傲视一切。 洪深 《申屠氏》第五本:“ 方六一 素来称英雄数好汉,睥睨一切,连经几种出丑,怒气无可发泄,将桌上花瓶,掼得粉碎,拍案大骂。”
分類:傲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