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足了十人  拼音:zú liǎo shí rén
才艺超群,一人可抵十人。《南史。卷三八。柳元景传》:「吾闻君子不可求备,至如柳恽可谓具美。分其才艺,足了十人。」
《国语辞典》:个人工作室(个人工作室)  拼音:gè rén gōng zuò shì
独自一人开设,从事专门技术的工作场所。
《国语辞典》:斩首示众(斩首示众)  拼音:zhǎn shǒu shì zhòng
砍一人之首以警示大众。《三国演义》第一○八回:「轻则发遣边方,重则斩首示众。」
《国语辞典》:众星拱北(众星拱北)  拼音:zhòng xīng gǒng běi
比喻众人共同围绕拥戴一人。参见「众星拱辰」条。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都一时向御苑来供奉,恰便似众星拱北,万水朝东。」
《国语辞典》:诛一警百(诛一警百)  拼音:zhū yī jǐng bǎi
惩罚或杀掉一人以警戒众人。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国语辞典》:一手提拔  拼音:yī shǒu tí bá
由一人栽培拉拔。《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有铁老爷一手提拔你,我昨晚说的话可是不算的了。」
分类:一人栽培
《国语辞典》:一身一口  拼音:yī shēn yī kǒu
独自一人。《红楼梦》第一回:「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
分类:独自一人
《国语辞典》:扬州弹词(扬州弹词)  拼音:yáng zhōu tán cí
一种以扬州方言说唱的民间艺术。初为一人说唱,用三弦伴奏;后演变为二人说唱,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多自弹自唱。传统书目题材为长篇,现代者则以短篇居多。
《国语辞典》:附刻本  拼音:fù kè běn
凡一书附刻在他书的卷后,而其著作人又和所附之书的著作人非一人,在图书馆著录时,则另提出记其版本,称为「附刻本」。如《雕菰楼集》中附刻《梅花馆集》一卷,《仰箫楼文集》中附刻《经学名儒记》一卷等。
《国语辞典》:公央婆  拼音:gōng yāng pó
流行于台湾的民俗杂耍。由一人身背道具,打扮成老公公背老婆婆的模样,表演誇张逗趣的姿态动作,造成滑稽趣味,多于迎神赛会时演出。也称为「公背婆」。
《国语辞典》:单人床(单人床)  拼音:dān rén chuáng
指专供一人睡卧的床铺。如:「这房间很小,只能摆得下一张单人床。」
《国语辞典》:单人房(单人房)  拼音:dān rén fáng
指专供一人居住的房间。如:「旅馆的单人房通常要较双人房来得小而便宜。」
《国语辞典》:打点儿(打点儿)  拼音:dǎ diǎn ér
游戏或赌博前,一人掷骰子决定先后次序。《红楼梦》第一○八回:「鸳鸯便打点儿。众人叫鸳鸯喝了一杯,就在他身上数起。」
《国语辞典》:躲迷藏  拼音:duǒ mí cáng
1.一种游戏。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边来回躲避的人。也称为「捉迷藏」。
2.比喻言语、行为拐弯抹角,使人难以捉摸。如:「请你开门见山的说好吗?少跟我躲迷藏了。」也称为「捉迷藏」。
《国语辞典》:决选(决选)  拼音:jué xuǎn
选举结果,不止一人时,再就其中,决定何人当选,称为「决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