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婚倘毕
 
了婚嫁
 
儿婚女嫁
 
十年婚嫁愿
 
向平事了
 
向平多累
 
向平婚嫁
 
向平约
 
女嫁儿婚
 
女嫁男婚
 
婚娶未毕
 
婚嫁了
 
婚嫁毕
 
婚嫁累
 
嫁娶毕
  
子平婚嫁
 
子平嫁娶
 
子平窥破
 
富不如贫
   
尚平加累
 
尚平婚嫁毕
 
昏嫁了
 
昏嫁向平
 
未终婚嫁
  
毕婚姻
  
追尚子
 
门容向子过

相关人物
向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向长〉~2758~
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唐·李贤注引《高士传》:「『向』字作『尚』。」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唐·李贤注:「嵇康《高士传》曰:尚长,字子平,河内人。隐避不仕,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

简释

子平嫁娶:指儿女婚嫁。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寄舍弟》:“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


例句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孟浩然 李氏园林卧疾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孟浩然 经七里滩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 岑参 缑山西峰草堂作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瓜时

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杜甫 西阁二首

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杜甫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林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待学尚平婚稼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权德舆 田家即事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王维 早秋山中作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王绩 北山

况无婚嫁累,应拍尚平肩。 王毂 赠苍溪王明府有文在手曰长生

万重云树下,数亩子平居。 钱起 东溪杜野人致酒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 韩愈 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

典故
五湖倦客
 
五湖去
 
五湖客
  
五湖悼
 
五湖扁舟
 
五湖游
 
五湖烟月
 
五湖旧约
 
五湖舟
 
五湖舟揖
 
五湖船
 
五湖范蠡
 
五湖闲
 
五湖愿
 
少伯舟
 
爱五湖
 
扁舟子皮
 
归五湖
 
泛五湖
 
浮家五湖
 
渔舟范蠡
 
范生智
 
范舟
 
范蠡扁舟
 
范蠡船
 
越相功成去
 
越相烟波
 
越相舟
 
越蠡扁舟
 
钓五湖
 
陶朱生
 
鸱夷一去
 
鸱夷变姓名

相关人物
范蠡
 
勾践


《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658~
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王曰:「不谷疑子之所谓者何也?」对曰:「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3257~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勾践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辞于王,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义一也。今臣事大王,前则无灭未萌之端,后则无救已倾之祸。虽然,臣终欲成君霸国,故不辞一死一生。臣窃自惟乃使于吴王之惭辱。蠡所以不死者,诚恐谗于太宰嚭,成伍子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须臾而生。夫耻辱之心,不可以大,流汗之愧,不可以忍。幸赖宗庙之神灵,大王之威德,以败为成,斯汤武克夏商而成王业者。定功雪耻,臣所以当席日久。臣请从斯辞矣。」越王恻然泣下沾衣。言曰:「国之士大夫是子,国之人民是子,使孤寄身托号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将逝矣,是天之弃越而丧孤也,亦无所恃者矣。孤窃有言,公位乎,分国共之,去乎,妻子受戮。」范蠡曰:「臣闻君子俟时,计不数谋,死不被疑,内不自欺。臣既逝矣,妻子何法乎?王其勉之,臣从此辞。」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例句

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 任华 寄李白

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储嗣宗 得越中书

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巧分孤岛思何远,欲似五湖心易迷。 刘威 题许子正处士新池

五湖仙岛几年别,九转药炉深夜开。 刘沧 赠隐者

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刘长卿 赠秦系

九陌要津劳目击,五湖闲梦诱心期。 唐彦谦 东韦曲野思

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崔涂 秋夕送友人归吴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戎昱 秋日感怀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曹邺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谁知此中兴,宁羡五湖人。 朱庆余 湖中闲夜遣兴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朱庆余 送惠雅上人西游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李泌 长歌行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李白 悲歌行

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越水吴山任兴行,五湖云月挂高情。 李群玉 寄张祜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烟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园杳未期。 李群玉 湘阴江亭却寄友人

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 李郢 赠羽林将军

毕竟成功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 杜牧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杜牧 行经庐山东林寺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终始郭汾阳。 杜牧 云梦泽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横客。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不为感恩酬未得,五湖闲作钓鱼师。 杜荀鹤 出关投孙侍御

青云快活一未见,争得安闲钓五湖。 杜荀鹤 早发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皇甫冉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卢纶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何言奉杯酒,得见五湖心。 卢纶 陪中书李纾舍人夜泛东池

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 郑巢 送韦弇

谁知一沼内,亦有五湖心。 郑损 钓阁

五湖烟网非无意,未去难忘国士知。 郑谷 春暮咏怀寄集贤韦起居衮

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 郑谷 秘阁伴直

顷来荷策干明主,还复扁舟归五湖。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陶翰 赠房侍御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雍陶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

五湖竟负他年志,百战空垂异代名。 韩偓 过临淮故里

却恨韩彭兴汉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高骈 写怀二首

典故
不闻黜陟
 
昌黎赋
 
盘谷
 
盘谷居
 
盘谷序
 
神呵鬼守
 
秣马膏车
 
膏秣归盘
 
鲜可食

相关人物
李愿
 
韩愈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韩愈九·送李愿归盘谷序〉~565~2~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间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徼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典故
不愿酒泉郡
 
玉门关外
  
生入玉门关
 
都攎望玉关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583~
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閒,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谨遣子勇随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而超妹同郡曹寿妻昭亦上书请超曰:……书奏,帝感其言,乃徵超还。唐·李贤注:「玉门关属敦煌郡,今沙州也。去长安三千六百里。关在敦煌县西北。酒泉,今肃州也。去长安二千八百五十里也。」
典故
丹山愿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504~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八十一:「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典故
一轮明月人千里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明月
 
千里音尘
 
明月千里隔
 
月满人千里
 
谢郎解道月明千里


《昭明文选》赋庚·第十三卷·物色·谢庄·〈月赋〉~602~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沈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朓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未。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歌响未终。馀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怀江南同志【送客】〉
南国别经年【南国去经年】,云晴波接天。蒲深鸂鶒戏,花暖鹧鸪眠。竹暗湘妃庙,枫阴楚客船。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万里共娟娟】。
典故
富贵非吾事
 
富贵非吾愿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辞·归去来〉~2027~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典故
瞻韩愿
 
荆州韩
  
识韩荆州

相关人物
韩朝宗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李白二·与韩荆州书〉~353~2~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典故
买臣愿

参考典故
行歌朱买臣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上·朱买臣〉~279~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馀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上·朱买臣〉~2792~
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馀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居岁馀,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徵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典故
一榻尘生谁扫

相关人物
虞愿


《南齐书》卷五十三〈良政列传·虞愿〉~95~
虞愿字士恭,会稽馀姚人也。祖赉,给事中,监利侯。父望之,早卒。赉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年数岁,独不取,赉及家人皆异之。……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髯胆,可为药,有饷愿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彻无隐蔽。后琅邪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常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典故
愿数中兴年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喜达行在所三首〉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三:「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影静千官里【影静千门里】,心苏七校前。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典故
愿为同社宴春秋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二〈南溪始泛三首〉
〈南溪始泛三首〉其二:「南溪亦清驶,而无楫与舟。山农惊见之,随我观不休。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馈我笼中瓜【馈我篱中瓜】,劝我此淹留。我云以病归,此已颇自由。幸有用馀俸,置居在西畴。囷仓米谷满,未有旦夕忧。上去无得得,下来亦悠悠。但恐烦里闾,时有缓急投。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典故
愿作锦鞋

相关人物
陶潜


《陶渊明集》卷五《闲情赋》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例句

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 段成式 嘲飞卿七首之二

典故
只愿常留相见面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病后遇王倚饮赠歌【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麟角凤觜世莫识【麟角凤觜世莫辨】【鳞鱼凤觜世莫识】【鳞鱼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酷见陈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殽膳。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兼求富豪且割鲜【兼求畜豪且割鲜】【兼求畜豕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故人情义晚谁似【故人情味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令我手脚轻欲旋】。老马为驹信不虚【老马为驹总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但使残年饱吃饭,愿无事常相见。
《漢語大詞典》:愿言(願言)
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分類:思念殷切
《國語辭典》:子平  拼音:zǐ píng
1.东汉向长的字。朝歌人。性尚中和,隐居不仕,精通老、易之学。
2.宋朝徐居易的字。相传徐子平精于星象、命算。后人乃以「子平」称呼利用星象、或生辰八字替人算命的方法。《西游记》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尚平
指 东汉 尚长 。 尚长 字 子平 。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 三国 魏 嵇康 《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唐 许浑 《村舍》诗之一:“ 尚平 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明 张邦伊 《沉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诗:“知尔 尚平 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参见“ 尚子 ”。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毕婚嫁(畢婚嫁)
犹毕娶。办完子女婚事。谓了却俗务,心无牵挂。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閒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参见“ 毕娶 ”。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五湖心
谓隐退江湖之志。 唐 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诗:“ 陶朱 虽相 越 ,本有五湖心。” 宋 苏轼 《书皇亲画扇》诗:“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青箱杂记》卷五引 宋 钱昆 《题淮阴侯庙》诗:“隆準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参见“ 五湖 ”。
分類:隐退江湖
《國語辭典》:五湖  拼音:wǔ hú
湖泊名:(1)太湖。《国语。越语下》:「战于五湖。」唐。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2)洞庭湖。《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3)太湖及其附近的胥、蠡、洮、滆四湖。宋。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词:「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漢語大詞典》:玉关人老(玉關人老)
后汉书·班超传载: 班超 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 和帝 疏云:“臣不敢望到 酒泉郡 ,但愿生入 玉门关 。”后以“ 玉关 人老”借指久戍思归之情。 宋 张孝祥 《与杨抑之书》:“公守边,内则能固吾圉,外则使裔夷归心, 羊 陆 见称,徒以此耳。但 玉关 人老,不容不亟召归,伏惟与时御宜,促装以俟。”宋史·蔡挺传:“﹝ 挺 ﹞在 渭 久,鬱鬱不自聊,寓意词曲,有‘ 玉关 人老’之叹。”
《國語辭典》:识韩(識韓)  拼音:shì hán
初次见面或见到平生所仰慕的人。参见「识荆」条。如:「识韩之初,礼数不周,望请见谅。」
《國語辭典》:识荆(識荊)  拼音:shì jīng
语本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后以识荆指初次见面或见到平素所仰慕的人。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久闻大德,未遂识荆,辱顾寒居,光辉蓬荜。」《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夜来多蒙小乙官人应付周全,识荆之初,甚是感激不浅。」也作「识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