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仙童带橘香
  
千木奴
 
千树封侯
 
千树橘
 
千橘江陵
 
千头
   
奴橘
 
山中奴婢
  
木奴千树
 
木奴橘
  
栽桔防贫
 
栽橘防贫
 
栽黄橘
 
橘千头
  
橘封千户
 
橘州
 
橘树当家僮
 
橘为奴
 
橘里
 
橘黄千树
 
江橘千头
 
江陵橘
 
江陵种橘
 
江头橘
  
种橘圆林
 
黄柑千树

相关人物
孙休
 
李衡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休传〉~56~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诏曰:「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据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干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又诏曰:「丹阳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钩斩袪,在君为君,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馀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
《水经注疏》卷三十七〈沅水〉~3090~
沅水又东历龙阳县之泛洲,洲长二十里,吴丹杨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临死,敕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头,不责衣食,岁绢千匹。」太史公曰:「江陵千树橘,可当封君。此之谓矣。」吴末,衡柑成,岁绢千匹。今洲上犹有陈根馀,盖其遗也。

简释

橘奴:代指橘,或喻微薄家产。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例句

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严维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 李商隐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李端 送友人宰湘阴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李贺 感讽五首

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无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杨衡 送王秀才往安南

机杼非桑女,林园异木奴。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童。 卢纶 送陈明府赴萍县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

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郑谷 漂泊

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钱起 九日宴浙江西亭

因携竹杖闻龙气,为使仙童带橘香。 韦庄 王道者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顾况 谅公洞庭孤桔歌

《國語辭典》:僮仆(僮僕)  拼音:tóng pú
家僮与仆役。泛指仆人。《汉书。卷九一。货殖传。白圭传》:「能薄饮之,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三国演义》第二三回:「若聚五家僮仆,可得千馀人。」也作「童仆」。
分類:僮仆仆役
《國語辭典》:家僮  拼音:jiā tóng
1.年幼的男仆。《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濮阳城中有富户田氏,家僮千百,为一郡之巨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只见两个家僮正和一个人,门首喧嚷。」
2.家中的婢妾。《汉书。卷五五。卫青传》:「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漢語大詞典》:僮奴
奴仆。《汉书·王莽传上》:“僮奴衣布,马不秣穀,食饮之用,不过凡庶。” 清 曹寅 《题丁云鹏玉川煎茶图》诗:“兴致黄农上,僮奴若箇知?”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五节:“尤其是掌权的外戚……拥有成百上千的僮奴,生活奢侈到了极点。”
分類:奴仆五节
《漢語大詞典》:小僮
见“ 小童 ”。
《國語辭典》:小童  拼音:xiǎo tóng
1.年幼的孩童。《庄子。徐无鬼》:「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2.僮仆。唐。杜甫 独坐诗二首之二:「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也称为「小童儿」。
3.古代诸侯夫人自称的谦词。《论语。季氏》:「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
4.帝王居丧时的自称。《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漢語大詞典》:僮约(僮約)
汉 王褒 作《僮约》,记奴婢契约。后因以“僮约”泛称主奴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 清 赵翼 《僮约》诗:“僮约虽颁十数条,守门奴已出游遨。”
《漢語大詞典》:奚僮
见“ 奚童 ”。
《漢語大詞典》:奚童
亦作“ 奚僮 ”。 未成年的男仆。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王明府云池命歌者携酒桃花下》曲:“ 王郎 谱曲教奚童,不説 周郎 顾曲工。” 清 赵翼 《锦囊》诗:“怕人笑我诗才尽,特遣奚童背锦囊。” 清 张礼 《菩萨蛮》词:“云根随意坐,静督奚僮课。”
《漢語大詞典》:仆僮(僕僮)
仆童。 宋 黄庭坚 《冲雨向万载道中得逍遥观遂托宿戏题》诗:“僕僮侍偪仄, 涇 渭 清浊混。”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僕僮嫌欲去,僚友弃如遗。”
《漢語大詞典》:山僮
山居人家的僮仆。 宋 杨万里 《偶生得牛尾狸》诗:“山僮相传皂衣郎,字曰季貍氏奇章。” 清 恽格 《正月廿九夜作》诗:“板桥枯柳草堂开,谿畔山僮报客来。”
《漢語大詞典》:课僮(課僮)
(1).占卜者的僮仆。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一路行来,此间已是,课僮敲门。”
(2).督促僮仆。 清 焦循 《忆书》三:“篱外池中洋莲花,其瓣万千相抱,力不能自舒,每晨起课僮代舒之。”
《分类字锦》:羸僮
姚合 寄王度诗羸僮饿得痴罗邺闻杜鹃诗 羸僮相对亦无眠。
分类:奴婢
《國語辭典》:僮御  拼音:tóng yù
仆役。《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咨禀,事同成人。」
《漢語大詞典》:僮子
童子。指未成年的人。国语·鲁语下:“其母叹曰:‘ 鲁 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为相一年,竪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犂畔。” 汉 焦赣 《易林·困之蹇》:“僮子射御,不知所定。”
《国语辞典》:僮婢  拼音:tóng bì
供使唤的奴婢。《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月给用度,赐绢万疋,僮婢百人。」也作「童婢」。
分类:使唤奴婢
《韵府拾遗 东韵》:无僮(无僮)
后汉书冯衍传家贫无僮贱为匹夫
《漢語大詞典》:千奴
见“ 千头木奴 ”。
《漢語大詞典》:千头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漢語大詞典》:千头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漢語大詞典》:千头橘(千頭橘)
千棵柑橘树。 明 李东阳 《次李白洲留别韵》之一:“家贫尚有千头橘,身健何须九节蒲。”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之十九:“夸张有绢千头橘,防备无衣百本桑。”参见“ 千头木奴 ”。
分類:柑橘橘树
《漢語大詞典》:千头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阳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树千株。临死乃告知儿女,后家道殷足。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以称柑橘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宋。王炎《双溪类槁。卷六。张德夫园亭八咏。橘渚》:「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2.果实的通称。宋。谢薖《竹友集。卷七。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诗二首之二》:「嘉蔬实空甒,并遣木奴来。」
《漢語大詞典》:李衡奴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 衡 每欲治家,妻輒不听,后密遣客十人於 武陵 龙阳 汜洲 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唐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诗:“远岸平如翦,澄江静似铺。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國語辭典》:橘奴  拼音:jú nú
橘树。参见「木奴」条。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漢語大詞典》:洲中奴
指柑橘树。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三:“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参见“ 木奴 ”。
分類:柑橘橘树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阳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树千株。临死乃告知儿女,后家道殷足。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以称柑橘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宋。王炎《双溪类槁。卷六。张德夫园亭八咏。橘渚》:「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2.果实的通称。宋。谢薖《竹友集。卷七。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诗二首之二》:「嘉蔬实空甒,并遣木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