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共3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花魁柳冠
典出《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
  • 某年少常结豪族,为花柳之游,竟畜亡命,访城中名姬,如蝇袭膻,无不获者。时靖恭坊有姬字夜来,稚齿巧笑,歌舞绝伦,贵公子破产迎之。予时数辈富于财,更擅之。

惠文冠
典出《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
  • 「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三国魏·孟康曰:「今侍中所著也。」东汉·服虔曰:「武冠也,或曰赵惠文王所服,故曰惠文。」
 例句:

鵔鸃冠
典出《史记》卷一二五《佞幸列传》
  • 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鵔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两人徙家安陵。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曰:「鵔鸃,鸟名。以毛羽饰冠,以贝饰带。」
 例句:

倩旁人为正冠 李下整冠 正冠
典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乐府古辞·相和歌辞·平调曲·君子行〉~263~
  •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例句:

鲁衣冠
典出《礼记·儒行
  •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例句:

沐猴不冠 沐猴冠 沐猴而冠 猴冠
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例句:     [更多...]

切云冠
典出《楚辞补注》卷四〈九章·涉江〉~28~
  •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汉·王逸注:「崔嵬,高貌也。言己内修忠信之志,外带长利之剑,戴崔嵬之冠,其高切青云也。嵬,一作巍。五臣云:切云,冠名。」

孙绰才冠
典出《晋书》卷五十六《孙楚传》附《孙绰传》
  • 「绰字兴公。」「绰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年五十八,卒。」
 例句:
  • 贺循儒宗,孙绰才冠。 李瀚蒙求

铁冠
典出《汉书》卷七十六《张敞传》
  • 「梁国大都,吏民凋敝,且当以柱后惠文弹治之耳。」东汉·应劭注:「柱后,以铁为柱,今法冠是也,一名惠文冠。」晋·晋灼著:「《汉注》法冠也,一号柱后惠文,以纚裹铁柱卷。秦制执法服,今御史服之,谓之解廌,一角。今冠两角,以解廌为名耳。」
 例句:     [更多...]

伍将军血污衣冠
典出《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279~
  •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彊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详细]

圜冠
典出《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田子方〉~78~
  • 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

竹皮冠
典出《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6~
  •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

紫绮冠
典出《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东山吟〉
  • 携妓东土山【携妓东山去】,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共3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