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解人  拼音:jiě rén
明理识趣的人。《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霸传》:「玄曰:『旧赦有大小,或天下,亦有千里、五百里赦,随意所及。』亮曰:『解人不当尔邪!』乃赦宫中,基以得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國語辭典》:解人  拼音:jiè rén
押解犯人的差役。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有我八拜交的哥哥晁盖,知某有难,领偻儸下山,将解人打死,救某上山。」《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战战兢兢,随著解人,膝行到庭下,叩头请死。」也称为「解差」、「解子」。
《漢語大詞典》:解人颐(解人頤)
谓使人欢笑。汉书·匡衡传:“ 匡 説,解人颐。”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空劳酒食饌,特底解人颐。” 宋 文天祥 《五色赋记》:“前辈游戏文字,足以解人颐如此。”参见“ 解颐 ”。
分類:欢笑
《國語辭典》:解颐(解頤)  拼音:jiě yí
颐,下巴。解颐指笑得下巴脱落。形容人开怀而笑。《汉书。卷八一。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听其声,可以解颐。」也作「解颜」。
《漢語大詞典》:索解人
指能够理解意义的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安 年少时,请 阮光禄 道《白马论》。为论以示 谢 ,于时 谢 不即解 阮 语,重相咨尽,阮乃嘆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索解人不得:“索解人三字本连,与能言人一例,谓求解其义也。今用作求一能解之人不可得意,非。”
《国语辞典》:善解人意  拼音:shàn jiě rén yì
善于领会了解别人的心意。如:「他处处为别人著想,非常善解人意。」《隋唐演义》第八七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