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口  拼音:chū kǒu
1.将本国货物运到外国。也称为「输出」。
2.赴张家口以北等边塞之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出口连个住处没有,一天二百里,好容易盼到站了,得住那个恶臭的蒙古包。」
3.清代遣戍犯人至关外,称为「出口」。《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将来他三人的罪名,重则杀头,轻则出口。」
4.出言。《红楼梦》第五六回:「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因为这事自己不便出口,只好托师爷把首县请来,同他商量。」
5.外出的门。相对于入口而言。如:「下车后我会在火车站出口等你。」
6.船只驶出港口。《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次日出口,风平浪静,两人凭栏看看海中景致。」
《漢語大詞典》:有形进出口
“无形进出口”的对称。指商品的进出口。因商品是有形实物,故称。
《漢語大詞典》:无形进出口
“有形进出口”的对称。指服务及其他非实物的进出口。包括与商品进出口有关费用的收支,如运输、保险、装卸等费用的收支;与商品进出口无关费用的收支,如国际旅游、专利、技术服务等费用的收支,以及国外投资利润、侨民汇款等。
《国语辞典》:加工出口区(加工出口区)  拼音:jiā gōng chū kǒu qū
将产品加工外销的工业区。多利用国内或国外进口的零件或半成品,加工装配为成品后即时输出外销。加工出口区常设于港口或机场附近,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投资、发展外销、提供就业机会等。
《国语辞典》:出口货(出口货)  拼音:chū kǒu huò
运往外国销售的货物。也称为「外销货」。
《国语辞典》:不能出口  拼音:bù néng chū kǒu
因某种状况导致说不出话或不能说话。《汉书。卷五○。张冯汲郑传。张释之》:「夫纬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国语辞典》:出口导向(出口导向)  拼音:chū kǒu dǎo xiàng
以输出货物为主要的贸易型态。如:「台湾的贸易既是出口导向的,台币汇率大幅升值会产生不利影响。」
《国语辞典》:出口贸易(出口贸易)  拼音:chū kǒu mào yì
通称货物由本国向外国移动的交易为「出口贸易」。
《国语辞典》:出口伤人(出口伤人)  拼音:chū kǒu shāng rén
说出来的话不得体,伤害他人的自尊。《封神演义》第四八回:「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國語辭典》:出口成章  拼音:chū kǒu chéng zhāng
脱口而出的话都符合文章规范。比喻才思敏捷,谈吐风雅。《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旃传》唐。司马贞。索隐:「崔浩云:『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也作「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漢語大詞典》:出口加工区
为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而开辟的区域。区内为投资设厂提供基础设施,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如原料进口免交关税,外资企业的利润可自由汇出。
《國語辭典》:出口入耳  拼音:chū kǒu rù ěr
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后泛指两人私下谈论,谨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后汉书。卷三六。张霸传》:「温前执其手曰:『子忠于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为当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谁今知之!』」
分類:他人所知
《漢語大詞典》:出口税
国家对于出口货物所征的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这边出口要给他出口税,到那边进口又要给他进口税。”
《漢語大詞典》:说不出口
不好意思说,难以开口。 清 李渔 《怜香伴·盟谑》:“有到有箇计策,只是説不出口。”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只急得他悔焰中烧,説不出口。”
《國語辭典》:劳务出口(勞務出口)  拼音:láo wù chū kǒu
大陆地区指劳务出口国向劳务进口国提供劳动力或者服务。也称为「劳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