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八五
黄经,字子常。香山(今中山)人。明孝宗弘治八年(一四九五)举人,官同知,改学正。事见清黄绍昌、刘熽芬《香山诗略》卷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二。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元会(1577年—1627年),字经甫,号阳平,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初授工部都水司主事,累迁至工部郎中。四十七年(1619年),升江西南昌府知府。天启二年(1622年),升为江西按察副使,调提学副使。五年(1625年),升山东右参政,分守东昌道。六年,升江西按察使,七年卒官,年五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如皋人,字维之,又字济叔,号山松。与周亮工友善。工诗词,山水苍古淡远,布墨轻清而气厚。兼善书法篆刻。
黄畬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黄畬(1912-?) 字经笙,号纫兰簃主。台湾淡水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有《欧阳修词》、《石湖词》、《阳春集》、《山中白云词》等注本,又有《三海全咏》、《中山公园全咏》、《纫兰簃集》等。
《高级汉语词典》:黄经  拼音:huáng jīng
天球黄道坐标系中的经度,由春分点起向东量度
分类:黄经
《國語辭典》:望月  拼音:wàng yuè
阴历每月十五日夜晚出现的月亮。也称为「满月」。
《漢語大詞典》:定朔
我国古代历法家以日、月黄经度相等的时刻定为朔。以这天为朔日,称定朔。定朔较平朔更为精确。 南朝 宋 何承天 首倡, 唐 初始采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歷法有平朔,有经朔,有定朔也。朔一大一小,此平朔也;两大两小,此经朔也;三大三小,此定朔也,此古人常行之法。”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置闰:“古法用平朔,率三十二月而一闰,间有相距三十三月者。 唐 宋 以来,皆有定朔,则或相距至三十四月。”参见“ 平朔 ”。
《漢語大詞典》:平朔
又称“恒朔”。我国古代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歷法有平朔,有经朔,有定朔。”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置闰:“古法用平朔,率三十二月而一闰,间有相距三十三月者。 唐 宋 以来,皆有定朔,则或相距至三十四月。”
《国语辞典》:天体座标(天体座标)  拼音:tiān tǐ zuò biāo
用以确定天体上一点的座标系统。如地平纬度、黄纬、黄经和方向角等。
《国语辞典》:白羊宫(白羊宫)  拼音:bái yáng gōng
星宫名,黄道十二宫的第一宫,黄经0度至30度。原在白羊座,但由于岁差,现已移到双鱼座。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前后太阳到这一宫,此时的节气是春分,所以春分点也称为「白羊宫第一点」。
《漢語大詞典》:室女宫
黄道十二宫的第六宫,黄经从150°到180°原居室女座,故名。但由于岁差,现已移到狮子座。每年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这一宫,其时节气是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