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事业工修鞋底


《宋人轶事汇编》卷六〈杨亿刘筠〉~25~
杨文公有重名,尝因草制为执政者多所涂削,甚不平,因取稿上涂抹处,以浓墨就加为鞋底样,题其旁曰:「世业杨家鞋底。」人或问故,曰:「是他别人脚迹。」当时传为嗢噱。后舍人草制,被墨黜者,则相谑曰:「又遭鞋底。」
《國語辭典》:鞋底  拼音:xié dǐ
1.鞋子的底面。也作「鞋底子」、「鞋底儿」。
2.宋朝杨亿有盛名,曾因草制为执政者所点窜。杨亿不平,取其稿上改易处以浓墨涂抹,人问其故,答说是他人脚迹。后世行文遇人涂抹,谑称遭鞋底。见宋。温革《隐窟杂志》。
《漢語大詞典》:鞋底板
布鞋底的原坯。又称鞋底子。 沙汀 《风浪》:“﹝ 申大嫂 ﹞接着摸出鞋底板来,只管纳她的鞋底去了。”
《漢語大詞典》:鞋底鱼(鞋底魚)
比目鱼的别名。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比目鱼,南人谓之鞋底鱼, 江 淮 谓之拖沙鱼。”参见“ 比目鱼 ”。
分類:比目鱼
《國語辭典》:比目鱼(比目魚)  拼音:bǐ mù yú
1.动物名。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体扁平而阔,两目比连于头部的一侧,平卧在海底。《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晋。郭璞。注:「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也称为「板鱼」、「版鱼」、「扁鱼」、「偏口鱼」、「王馀鱼」。
2.比喻恩爱夫妻。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沤麻坑养活比目鱼。」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不肯开翠沼,甃瑶池,栽嫩芹,种新荷,引活水温存著比目鱼。」
《国语辞典》:鞋底钱(鞋底钱)  拼音:xié dǐ qián
酬谢他人奔波劳动的钱。也称为「走路钱」。
《國語辭典》:纳鞋底(納鞋底)  拼音:nà xié dǐ
旧时鞋以布做成。鞋底是用十几层布,用针钉缝密合。也称为「纳底子」、「纳鞋」。
《漢語大詞典》:纳鞋(納鞋)
亦称“ 纳鞋底 ”。 用线缝制鞋底。纳,通“ 衲 ”。《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 蕙莲 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女人们就坐在远点的地方纳鞋底,或者就只抱着她们的孩子。”
分類:鞋底缝制
《國語辭典》:鞋帮(鞋幫)  拼音:xié bāng
鞋的侧面部分。
《國語辭典》:冰刀  拼音:bīng dāo
安装在冰鞋下面的刀形钢条,有球刀、跑刀和花样刀三种。
《國語辭典》:铺衬(鋪襯)  拼音:pū chèn
1.衬鞋底的布垫。见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也称为「铺持」。
2.碎布头或旧布,做补钉或围兜用。
《國語辭典》:鞋跟  拼音:xié gēn
鞋底的后面部分。
《漢語大詞典》:千里尘(千里塵)
方言。指鞋底上刮下的尘土。《陕北民歌选·反对信巫神歌》:“又要无根草,还要千里尘。”
《國語辭典》:上鞋  拼音:shàng xié
用线将鞋底、鞋帮缝缀在一起。
分類:鞋帮鞋底
《漢語大詞典》:綦下
一种用鞋带从鞋底左右绕系使不脱落的麻鞋。
《漢語大詞典》:鞋片
指当拖鞋穿时的布鞋,鞋面的后半部分贴在鞋底上。 老舍 《牺牲》:“他蹋拉着鞋片,穿着短衣,看着很自在;我想他大概是没有功课。”
《漢語大詞典》:掌子
周礼官名。掌王世子的家事。周礼·秋官·闽隶:“掌役畜养鸟,而阜蕃教扰之,掌子则取隶焉。” 郑玄 注:“掌子者,王立世子置臣,使掌其家事,而以闽隶役之。”
(1).钉在或缝在鞋底前后的皮子或橡胶。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二章:“他走到监狱对面路旁一个补鞋匠跟前,站住了,指着脚下的皮鞋说:‘哙,这鞋底要打掌子!’”
(2).煤矿中掘进和采煤的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