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历官右司员外郎、知兴国军,为政尚简静。秩满,奉祠归,入居庐山以终。有《太仓梯米集》、《竹坡诗话》。
全宋诗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静观老人、蝇馆主人,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年两次赴礼部试,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应诏上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对第三释褐(《宋史翼》卷二七)时年六十一(本集卷二《闷题》注“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为尚书礼、兵部架阁(本集卷六一《尚书六部架阁》)。十七年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兼权实录院检讨(同上书《实录院种木》)。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同上书《妙香寮》)。秩满定居九江,约卒于绍兴末,年近八十。紫芝为诗推崇梅尧臣、苏轼,强调当先严格律然后及句法,为苏黄门庭后劲。但因集中多有谄谀秦桧父子之诗,被四库馆臣斥为“老而无耻,贻玷汗青”。有集七十卷,取黄庭坚“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语,命为《太仓稊米集》,又有《竹坡诗话》一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宋陈天麟序。 周紫芝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太仓稊米集》文字最为整饬,故用为底本。参校清叶德辉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明抄校,藏上海图书馆)、清金氏文珍楼抄本(简称金本,藏上海图书馆)、清徐时栋跋抄本(简称徐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等。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三五一二
周紫芝(一○八二——一一五五),字少隐,一作少蕴,自号竹坡居士、静寄老翁,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家贫苦学,绍兴十二年第进士,时年已六十一。十五年以迪功郎为掌礼兵二部架阁官。十七年以承议郎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官,旋进右宣教郎兼实录院编修官。二十一年知兴国军。秩满乞祠,居九江庐山以终。善诗词,著有《诗谳》一卷(存)、《太仓稊米集》七十卷(存)、《竹坡老人诗话》三卷(存)、《竹坡词》三卷(存)、《古今诸家乐府》三十卷、《毛诗解义》等。见《百拙翁墓志铭》(《太仓稊米集》卷七○),《宋史翼》卷二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姓氏》等。
王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四七三
王圭,字君玉,号静观,平江府昆山(今江苏昆山)人,迈子。幼孤力学,登嘉定十年进士第,授处州松阳县主簿,以才干升为令。淳祐间出知常州。以职事修举入为司封郎官,官终朝散大夫。有文集十卷。见《淳祐玉峰志》卷中,《咸淳玉峰续志》,《至正昆山郡志》卷四,嘉靖《昆山县志》卷一一。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六
张镖,字文盛,又字紫峰,又字静观。顺德人。明孝宗弘治十七年(一五〇四)举人。历官刑部员外郎、思南知府。事见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一〇。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书祯,字静观,姓王氏,禄丰人也。父曰之麟,母高氏。家世儒素,少习帖括,颇赡文思。忽绝尘想,欲求出世法,遂从翠峰西林寺心田祝发。晨钟暮鼓,梵呗灵文,无寒暑间,内典既彻,志在参学。滇俗士子多之圣水三潮,若见金蟾,便喜形于色,以为科甲之兆,灵应不爽。祯亦往观,曾不移晷,蟾即浮出,三足跃跃,金色有光。因自忖曰:“吾志禅那,今睹此,岂非法门有望。”遂南循黔楚,道汉黄豫章而之金陵。时明崇祯甲申,祯年二十六,三昧寂光方开坛于长干报恩寺,祯与戒焉。长干旧有浮图,耸拔霄汉。祯尝经其下,复睹顶上,紫燄飞腾,光映云霞,心窃异之。因问一僧,僧曰:“奇哉,希有!此世尊舍利最胜顶光也,人所罕觏,子今睹此,得非精诚感格乎?”即约同戒五百馀人共礼之。已而䌛白下诣中峰,历抵讲肄,兼叩禅宗。虽一时禅教诸匠许为法器,而阐精穷年,终以律学为归。及三昧灭度,忽焉三周,思法乳之恩,申扫塔之念。飞锡虞山,托钵钱门,岂知搆异隙于防弁,中奇殃于宿对,然处之坦如。日持《普门品》、《大悲咒》,而罗网涣释,由是异迹著于一邑,声闻播于三吴。说此横逆,依止宝华,严净毗尼,纂修律部。见月弘戒,每届临坛,或任教授,或司羯摩,左之右之,辅翼有年,而僧伽黎之付,盖有自矣。后卓锡楚州湖心寺,求戒者接踵,因慨然曰:“曲成后学,实乃绍隆佛种,何郤为?”于是首传戒于雎宁普济,继说戒于淮阴准提。复弘戒于山阳大悲院。无何,见月书迎还山淮郡净土禅林本祯,创为律堂。丁巳冬,迓主丈席,遂弘法化。时大中丞帅公佩服高风,深心爱护,麾下军民莫不尊亲,依若慈母。戊午春,京口诸山请说戒于避风馆。后因见月示寂,归山省视。蒲坐未暖,复有真州荐绅迎主五台。春冬传戒,夏则安居,学者从之,如水赴壑,得戒者千馀。复建五楹大殿,鸟革翚飞,新立三圣法像,圆满庄严。由是道风丕播,遐迩均瞻,王公卿相聘自都门,太守邑令亲为促驾,人所羡忻。祯反郤之,视名利网,虚空粉碎矣。虽年登古稀,而闳阐法海,衣被后来,终不辞劳。著有《随机羯摩疏钞》六卷,《毗尼甘露择要》十卷,《律学日云要本》、《教钵轨式》、《历代律祖略传》各一卷,方纂辑《羯摩疏钞》将成日,梦礼宣祖塔,以为积诚感应云。
释圆瑞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圆瑞,字静观,历城人也。幼依近邑福慧寺还一薙染,受具于潭拓山洞初。栖迟三载,精味律旨。尝听讲《法华》,日课不足,则于佛前琉璃灯下补习之,其勤苦如此。清雍正时,世宗留意内典,延访名僧重修《龙藏》。瑞以清誉,被选入馆。三易寒暑,始克蒇事。复遍游京邑诸刹,甲寅还山。始掌教授,学侣莘莘,群瞻煦育。乾隆乙酉,和硕庄亲王奏请主席岫云一院,翕然钦其道范。及登猊座,益矢勤慎。矩矱先入,遵守弗越。春冬法戒,常期不爽。新众景从,信施日至。岁在辛丑,恭逢高宗万寿。会启龙华,用祝圣釐。香云缭绕,四众雾合。座拥万指,赞扬雷动。虽年踰古稀,精力犹健。乃不久示疾,正衣坐化。寿七十有六,腊五十有五。初感微寒,众欲延医,瑞止之曰:“幻化空体,聚散不常,何劳人事。”终不服药,知能自了。
《國語辭典》:静观(靜觀)  拼音:jìng guān
静默的观察事物。宋。程颢 秋日偶成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国语辞典》:静观其变(静观其变)  拼音:jìng guān qí biàn
静静的观察人事物的变化。如:「事已至此,后悔抱怨也于事无补。为今之计,只有静观其变了。」
分类:静静观察
《漢語大詞典》:静睇
静观。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陈居士书》:“依然 谷口 ,觉 子真 之咫尺;静睇 巖滩 ,信 子陵 之非远。”
分類:静观
《漢語大詞典》:靓观(靚觀)
犹静观。默不作声地察看。靚,通“ 静 ”。 宋 曾巩 《拟岘台记》:“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靚观微步,旁皇徙倚。”
《國語辭典》:观照(觀照)  拼音:guān zhào
以心灵深刻的观察来品味人生。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于人法得无我,于观照得甚深。」
《漢語大詞典》:嘿观(嘿觀)
谓静观默会。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希夷易说:“ 羲皇 始画八卦,重为六十四,不立文字,使天下之人嘿观其象而已。”
分類:静观
《国语辞典》:观望成败(观望成败)  拼音:guān wàng chéng bài
静观事情的成功或失败,而不妄自行动或做决定。《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
《国语辞典》:后发先至(后发先至)  拼音:hòu fā xiān zhì
静观敌之优劣再行动,方能制敌机先。语本《荀子。议兵》:「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后比喻后来之人的成就,超越前面的人。如:「小李去年底才进公司,今年却后发先至的登上总经理宝座。」
能静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伫岩向海,示静寂相之观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