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翻案
分类词汇
翻动
翻异
变狱
番案
滚案
佛类词典
翻案
《國語辭典》:翻案  拼音:fān àn
1.推翻已判定的罪案。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报仇翻案纷纷,正士皆逃遁。」《红楼梦》第六九回:「倘或他再将此事告诉了别人,或日后再寻出这由头来翻案,岂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2.推翻前人的定论。如:「翻案文章」。
《國語辭典》:翻动(翻動)  拼音:fān dòng
改变原来的位置或样子。如:「藏东西处的泥土甚为新鲜,显是有人翻动过,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漢語大詞典》:翻异(翻異)
(1).谓事后改变主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陆太尉 诣 王丞相 咨事,过后輒翻异。”魏书·咸阳王禧传:“时 扬州 降 衍 ,兵武既众, 衍 将 湛僧珍 ,虑其翻异,尽欲杀之。”
(2).犹翻案。 宋 龚鼎臣 东原录:“时 黄中 通判 滨州 ,亦有公累被劾,数翻异,朝廷遣御史 丁翊 往制勘。”《元典章·刑部五·检验》:“若便抑令被告行凶人於正犯人下画字,以后鞫问得却係他人,则异日必指原非正犯,以为翻异之阶。” 清 曾国藩 《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有 薛继贤 者,杀人狱成,省中覆覈,则诡辞翻异。”
(3).异议。明史·颜继祖传:“且九卿、臺諫止选郎传语,有唯诺,无翻异,何名会推?”
(4).指各行其道。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顾余为革命故,不得不与 俞先生 翻异,率高材生三十餘辈退学至 沪 。”
《漢語大詞典》:变狱(變獄)
犹翻案。宋史·范纯仁传:“﹝ 纯仁 ﹞曰:‘岂有既中毒而尚能终席者乎?’ 再讯 之,则 儋年 素不食鳖,其曰毒鳖肉者,盖妾与吏欲为变狱张本,以逃死尔。实 儋年 醉归,毒於酒而杀之。遂正其罪。”
分類:翻案
《漢語大詞典》:番案
翻案。 元 李致远 《还牢末》楔子:“如今相公问你呵,你只説误伤人命,不该死罪,我就好番案了。” 明 刘基 《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记》:“﹝ 宋公 ﹞至督有司掩捕,获其渠魁,鞠间尽得其党……即为番案,悉出其囚。”
分類:翻案
《漢語大詞典》:滚案
犹翻案。 克非 《春潮急》四五:“十九岁的姑娘,已经作好了准备,要看你狡猾多端的 李胡子 怎么诉‘苦’,怎么滚案哩!”
分類:翻案
翻案
【俗语佛源】
推翻已经断定的罪案,称为翻案。例如《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事已到此,乐得翻案,翻供到底。」今亦指推翻原有的结论、鉴定和处分等。诗人有所谓「翻案」法。且举宋代苏轼为例。晋代名士刘伶以旷达著称,常携酒乘鹿车而游,让人荷锸相随,说:「死便埋我。」苏轼《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诗反用其典云:「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更为达观。又如《庄子·达生》谓醉汉坠车不惊,「乘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苏轼《和陶饮酒》诗之十三用了「翻案」法:「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在意境上更深了一层。诗家「翻案」法不仅是个形式与技巧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豁然大悟的思想境界。所有这些,都是渊源于禅宗的。钱钟书《谈艺录》指出:「禅宗破壁斩关,宜其善翻案。」什么是禅宗的「翻案」呢?元·方回《名僧诗话》序解释说:「北宗以树以镜譬心,而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南宗谓:本来无一物,自不惹尘埃。高矣!后之善为诗者,皆祖此意,谓之翻案法。」禅宗机锋敏捷,出奇制胜,擅长「翻案 」。又据《坛经·机缘品》记载,卧轮禅师有一首偈子:「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慧能举重若轻,回敬一偈:「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首「翻案」偈作得精彩,「翻」出了南宗顿教的「本来面目」。(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