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火中
宋 苏轼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每愧烟火中,玉腕亲炮燔。
宋 苏轼 陆莲庵 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韵府拾遗 东韵》:梁书扶南国传涨海千馀里至自然大洲其上有树生火中洲左近人剥取其皮纺绩作布极得数尺以为手巾与焦麻无异而色微青黑若小垢则投火中复更精洁
分类:火中
《漢語大詞典》:火中莲(火中蓮)
见“ 火生莲 ”。
《漢語大詞典》:火生莲(火生蓮)
佛教语。语出《维摩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生莲”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浮荣水划字,真諦火生莲。”亦作“ 火中莲 ”。 唐 罗虬 《比红儿》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宋 苏轼 《陆莲庵》:“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国语辞典》:饥火中焚(饥火中焚)  拼音:jī huǒ zhōng fén
饥饿如火在体内燃烧般难以忍耐。《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慕政忍气吞声,只一件事忍耐不住,是从早晨起到现在已是下午,还没有吃一口饭,饥火中焚,更无法想。」
《漢語大詞典》:妒火中烧
因忌妒而异常激动,心神错乱或狂乱。例如:使他妒火中烧。
《漢語大詞典》:忿火中烧(忿火中燒)
犹言怒火中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甲词益狎逼。 张 忿火中烧,把刀直出,剁甲中颅。”
《高级汉语词典》:饥火中烧
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
《國語辭典》:火中取栗  拼音:huǒ zhōng qǔ lì
法国诗人拉。封登所著猴子与猫的寓言故事。叙述一只狡猾的猴子骗猫从火中取栗子,结果猫爪上的毛被火烧掉,而栗子却全被猴子吃了。后比喻为他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获。如:「他只不过是在利用你罢了,一旦替他火中取栗,打下江山之后,便会将你一脚踢开。」
《國語辭典》:怒火中烧(怒火中燒)  拼音:nù huǒ zhōng shāo
心中升起熊烈的怒火。形容非常愤怒。如:「他虽然怒火中烧,还是百般克制,才没酿成事端。」
《國語辭典》:孤坟(孤墳)  拼音:gū fén
孤立的或无人祭扫的坟墓。《文选。潘岳。西征赋》:「瞰康园之孤坟,悲平后之专絜。」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國語辭典》:火葬  拼音:huǒ zàng
用火焚化死者遗体后,将骨灰置于容器中,再予以埋葬或存放。
《漢語大詞典》:毛炰
亦作“ 毛炮 ”。 将整个牲畜(多为小猪)连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诗·鲁颂·閟宫》:“毛炰胾羹,籩豆大房。”周礼·地官·封人:“歌舞牲,及毛炮之豚。” 郑玄 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备八珍。” 段玉裁 曰:“ 郑 意:言‘毛炮’者,毛谓燎毛,炮谓裹烧。”见说文·火部“炮”字注。 汉 张衡 《东京赋》:“毛炰豚胉,亦有和羹。”
《國語辭典》:底火  拼音:dǐ huǒ
1.增添燃料以前炉灶中原有的火,称为「底火」。
2.枪弹或炮弹底部的发火装置,是装著雷汞的铜帽,受撞针撞击时,就引起发射药的燃烧,称为「底火」。
《漢語大詞典》:火遁
方士所称的遁形术之一,从火中隐形遁去。《封神演义》第六四回:“不意时至二更, 罗宣 同 刘环 借着火遁,乘着赤烟驹,把万里起云烟射进 西岐 城内。”
《漢語大詞典》:火术(火術)
道教的一种制火之术。能处火中而不被火伤。艺文类聚卷八十引 晋 葛洪 抱朴子:“ 吴 世有 姚光 ,有火术。 吴 主积荻千束,火焚荻了尽, 光 恬坐灰中,振衣而起。”
《国语辞典》:烈火真金  拼音:liè huǒ zhēn jīn
纯金不怕在烈火中锻炼。比喻禁得起任何的挑战与考验。如:「他意志坚强,如烈火真金,禁得起考验。」也作「真金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