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求福
求神赐福。《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国语·周语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佛老倡欺世异説,使后世人人迷於求福,不修人事。”
《国语辞典》:求福禳灾(求福禳灾)  拼音:qiú fú ráng zāi
禳,祈求消除灾祸。求福禳灾指祈求神灵降福,消除灾害。汉。荀悦《前汉纪。卷一三。武帝纪四》:「若夫神君之类精神之异,非求请所能致也,又非可以求福而禳灾矣。」
《漢語大詞典》:避祸求福(避禍求福)
见“ 避祸就福 ”。
《國語辭典》:避祸就福(避禍就福)  拼音:bì huò jiù fú
避开灾祸,趋向福运。《商君书。定分》:「吏为之师,以道之知,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五。受生天魂法》:「或示形象,倚托物类,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凶善恶,了然知之,避祸就福,所向谐也。」
《國語辭典》:干禄(干祿)  拼音:gān lù
求取功名利禄。《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非为干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
《國語辭典》:祈福  拼音:qí fú
祈求上天赐予福祉。《礼记。月令》:「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分類:祈福求福
《漢語大詞典》:致福
(1).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郑玄 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餘肉,归胙于王。”周礼·春官·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礼。凡都祭祀致福于国,正都礼与其服。”《穀梁传·僖公十年》:“世子祠。已祠,致福於君。” 锺文烝 补注:“福,胙肉。”
(2).代人主持祭祀,将祭馀之肉奉献给主人,也称致福。礼记·少仪:“为人祭曰致福。” 陈澔 集说:“为人祭,摄主也,其归胙将命之辞言致福,谓致其祭祀之福也。”
(3).得福;求福。易·震:“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 高亨 注:“言面临鉅雷,畏恐则得福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诛乱除害,兴利致福。”
《漢語大詞典》:资福(資福)
取福;求福。 清 金埴 《巾箱说》:“然往往验之,年丰家给,相与榷其餘财以资福。”
分類:求福
《漢語大詞典》:祈禠
求福。 汉 张衡 《东京赋》:“祈褫禳灾。”参见“ 祈祉 ”。
分類:求福
《漢語大詞典》:祈祉
祈求幸福。《宋史·乐志十二》:“青阳开动,土膏脉起,日练吉亥,为农祈祉。”
分類:祈求幸福
《漢語大詞典》:干福
求福。晏子春秋·问上十:“今吾欲具珪璋牺牲,令祝宗荐之乎上帝宗庙,意者礼可以干福乎?”
分類:求福
《漢語大詞典》:祈喜
求福。庄子·让王:“昔者 神农 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喜。” 王先谦 集解:“ 俞 云:‘喜,当作禧。’不祈喜,不祈福也。”
分類:求福
《國語辭典》:祈祷(祈禱)  拼音:qí dǎo
1.祷告求福。《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红楼梦》第二五回:「也百般医治祈祷,问卜求神,总无效验。」
2.宗教中向神请求、告白,或赞美神、感谢神等仪式。
《國語辭典》:徼福  拼音:yāo fú
祈福、求福。《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
分類:祈福求福
《漢語大詞典》:祷祠(禱祠)
(1).谓向神求福及得福而后报赛以祭。周礼·春官·丧祝:“掌胜国邑之社稷之祝号,以祭祀祷祠焉。” 贾公彦 疏:“祷祠,谓国有故祈请,求福曰祷,得福报赛曰祠。”周礼·春官·大祝:“国有大故天烖,弥祀社稷,祷祠。” 郑玄 注:“弥,犹徧也。徧祀社稷及诸所。祷既,则祠之以报焉。” 贾公彦 疏:“以其始为曰祷,得求曰祠,故以报赛解祠。”
(2).泛指祭祀。墨子·天志下:“天子必且犓豢其牛羊犬彘,洁为粢盛酒醴,以祷祠祈福於天。”史记·封禅书:“祷祠 太一后土 ,始用乐舞。”史记·李斯列传:“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淮南子·泰族训》:“然而郊天望山川,祷祠而求福。” 宋 王安石 《次韵致远木人》之二:“暴露神灵难寄托,祷祠村落几依投。”
《漢語大詞典》:荐福(薦福)
祭神以求福。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 朝恩 有赐墅,观沼胜爽,表为佛祠,为 章敬太后 荐福,即后謚以名祠,许之。”明史·宦官传一·侯显:“五年二月建普度大斋於 灵谷寺 ,为 高帝 、 高后 荐福。”
分類:求福
《國語辭典》:祈禳  拼音:qí ráng
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汉书。卷八一。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销祸兴福。」《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天象虽则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