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比量  拼音:bǐ liàng
1.比试较量。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他每都恃著口强,便仪秦呵!怎敢比量!」
2.了解真理的三种方式之一。经由推论而了解真理称为「比量」。
分類:比量
《國語辭典》:比量  拼音:bǐ liang
不用尺而用其他物品大概的量一量。如:「师傅比量这间房子的大小。」
《國語辭典》:比量齐观(比量齊觀)  拼音:bǐ liàng qí guān
将事情看得一样重要。如:「环保和开发应该比量齐观,找到最适当的平衡点。」
《國語辭典》:等量齐观(等量齊觀)  拼音:děng liàng qí guān
将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如:「将贫贱、富贵等量齐观,就不会有什么好忧愁挂怀的了!」
《漢語大詞典》:三支比量
古 印度 因明学的推理方法。因明法之宗、因、喻称三支。以因、喻论证宗,称比量。整个论证过程称三支比量。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辩説之道,先见其恉,次明其柢,取譬相成,物故可形,因明所谓宗、因、喻也。 印度 之辩,初宗,次因,次喻。(兼喻体、喻依。) 大秦 之辩,初喻体(近人译为大前提),次因(近人译为小前提),次宗。其为三支比量一矣。”参见“ 三支 ”。
《漢語大詞典》:三支
(1).指 汉 末、 三国 时来 华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谶 、 支亮 和 支谦 三人。 支谦 受业于 支亮 , 亮 受业于 支谶 。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 支 ”。 宋 陈师道 《别宝讲主》诗:“暂息三 支 论,重参二祖禪。”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 三国 时代 支纤 、 支亮 、 支谦 ,皆自 印度 来传教,时号‘三 支 ’”
(2).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况,喻晓宗因。”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即是 欧州 三段。”
《漢語大詞典》:无算(無算)
亦作“ 无筭 ”。
(1).不计其数。极言其多。周礼·春官·男巫:“冬堂赠无方无筭。” 郑玄 注:“无筭,道里无数,远益善也。”南史·齐竟陵王子良传:“﹝ 子良 ﹞遣人视 淮 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旧五代史·唐书·朱友谦传:“ 友谦 覲於 洛阳 , 庄宗 置宴饗劳宠锡无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汉战纪》:“是役也……获山砲三十六尊,枪械子弹无算。” 李大钊 《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国与国……你争我战,常常酿成大战,杀人无算,耗财无算。”
(2).没有一定数量。《孔子家语·观乡射》:“降,脱屨升座,修爵无算。饮酒之节,旰不废朝,暮不废夕。”参见“ 无算爵 ”、“ 无算乐 ”。
(3).不成数目。表示甚少。《淮南子·泰族训》:“远之则邇,延之则疏,稽之不得,察之则虚,日计无算,岁计有餘。”
(4).引申指不足比量,谓无足与别人相比。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 朓 实庸流,行能无算。”
《國語辭典》:不訾  拼音:bù zǐ
不毁谤、不诋谤。《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分類:诋毁
《漢語大詞典》:三支
(1).指 汉 末、 三国 时来 华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谶 、 支亮 和 支谦 三人。 支谦 受业于 支亮 , 亮 受业于 支谶 。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 支 ”。 宋 陈师道 《别宝讲主》诗:“暂息三 支 论,重参二祖禪。”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 三国 时代 支纤 、 支亮 、 支谦 ,皆自 印度 来传教,时号‘三 支 ’”
(2).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况,喻晓宗因。”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即是 欧州 三段。”
《漢語大詞典》:评点(評點)
(1).评论圈点。古人读书时,随手在字里行间写上一点体会、感受,对精美的句子加圈点,称为评点。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还珠吟:“乡先生 杨復初 见而题其后云:义正词工,使 张籍 见之,亦当心服。又为序其编首,而百篇皆加评点。”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叙》:“ 宋 、 元 、 明 以来,品藻诗文,或加丹黄判别高下,於是有评点之学。”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评点大概创始于 南宋 时代,为的是给应考的士子揣摩;这种选本一向认为陋书,这种评点也一向认为陋见。”
(2).评论比量。 清 朱焘 《北窗呓语》:“《水滸》一书,有天罡地煞之目,后人仿之以评点人物。”
《國語辭典》:度长絜大(度長絜大)  拼音:duò cháng xié dà
絜,审度。度长絜大指度量长短大小,含有比较的意思。《文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三支比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法也。以宗因喻之三分立比量也。比量者以因喻之二者,比知宗义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宗、因、喻,为因明学(佛教的论理学)所讲,是在与人辩论理法时用的。在辩论理法时,先立出自己的宗义,再用因来说明自己所以要立此宗的原因或理由,然后再拿大家所共同承认的事物来作譬喻,来證明自己的立论不错。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比量者,谓以有为法与无为法比类而量度也。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对执我论者,先说诸法无我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立因〕,立因者,谓破执有我者而立因也。若于五蕴等法施设实有我者,此之五蕴,既从众缘而生,皆是生灭之法,蕴既生灭,我不成就。若离五蕴,而于馀处施设有我者,我无所因,我亦无用。是则皆无有我也。
〔三、立喻〕,立喻者,谓以别法喻所立法也。如于现在世施设实有过去相者,此现在相已生未灭,不应于已生未灭法中,施设过去已灭之相。若离现在而于馀处施设过去相者,然过去世相既灭坏,不应施设有相,此过去相不可得,以喻诸法皆不可得也。
五种比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种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也。显扬圣教论十一曰:「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馀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三、业比量,由业作而推理业作者也。同上曰:「以作用比业所依,如(中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一部之事而推理他之真理也。同上曰:「于一切相属著法,以一比馀,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云云。」五、因果比量,见因而推论其果,见果而推度其因也。同上曰:「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云云。」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推理法,即一、相比量,即依照所见的去推理其他;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三、业比量,即由所造之业而推理其造作者;四、法比量,即由一部份的事而推理其他的真理;五、因果比量,即见因而推理其果,见果而推度其因。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比量者,谓思惟决择推度境界定其理也。
〔一、相比量〕,谓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驼也)比牛。以形软发黑,轻举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皱发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胜行辩才,比知如来应正等觉,具一切智。诸如是等,名相比量。
〔二、体比量〕,谓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馀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或以过去比未来事,或以现近事比现远事。又以一分成熟比馀熟分。如是等类,名体比量。
〔三、业比量〕,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集其上,如是等类,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见比于眼,闻比于耳等;又若见瞑目执杖,蹎(音颠)蹶失路等,比知是盲。高声侧听,比知是聋。以所作业,比知正信聪睿。如是等类,名业比量。
〔四、法比量〕,谓于一切相属著法,以一比馀。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以属老故,比有死法;以属有色,有见,有碍,比有处所,及有形质;属有漏故,比知有苦;属无漏故,比知无苦;属有为故,比知是生住异灭之法;属无为故,比知非生住异灭之法。如是等类,名法比量。
〔五、因果比量〕,谓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见有人,如法事王,比知当获广大禄位;见大禄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见备善作业,比知必当获大财富;见大财富,比知先已备善作业。若见修道,比知当获圣果;见获圣果,比知先已修道。如是等类,名因果比量。
比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三量之一。又心识上三量之一。比者比类也,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也。如见烟比知于彼有火是也。因而因明法者,以因与喻比知主义之轨式也。总称为比量者,是八识中唯意识之用也。因明入正理论曰:「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义。」
【佛学常见辞汇】
因明学的三支量之一,即比喻量,如隔墙见角,比知有牛,隔岸见烟,比知有火。比量,即推比量度之意。
【三藏法数】
比即比类,谓以比类量度,而知有故。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三藏法数】
比,即比类。谓以第六意识比类量度知有诸境,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比量相违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宗法九过之一。如:「瓶可为常(宗),所作性故(因)」是也。所立之宗相违比量之因,故曰比量相违。」
共比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用立敌共许之法之比量也。又略名共比。三比量之一。即宗因喻,或唯宗,用立敌共许之法之论法也。此亦有共自他三者之别。共者,为宗因喻共用立敌共许之法之比量,即共不定也。自者,宗之前陈后陈,虽为共许,而因喻唯用自许之法。他者,亦宗之前陈后陈,虽为共许,而因喻用他许之法。因明入正理论疏瑞源记五,引天台清干之说,谓:「共三量者,三宗皆是共法。且共之自者,大乘对声显,立声无常自许所作性故,同喻如化身,异喻如法身。第二共之他者,声论对大乘立声常,无质碍故,同喻如汝法身,异喻如汝化身。第三共之共者,如论所说(即共不定)。」以此可见其别。
自比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三量之一。(参见:三量)
【佛学常见辞汇】
因明三量之一。(参见:三量)
三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量有二种:一、因明之三量:即现,比,圣教,之三也。(参见:量)。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三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于物体。能缘之心,不为些之分别计度,量知现在之境者。如耳识之对于声,眼识之向于色,是也。二、比量,于不现显之境。比知分别而量知者。如见烟知有火。凡因明依第六意识之比量智而成也。三、非量,于现在之境与非现在之境,以逆乱之心错分别取不实之事者。即以似现量似比量,而为非量也。就八识所知而分之,则第八识与眼等之五识唯为现量,第七识唯为非量,第六识通于三量。说见百法问答抄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现量,二比量,三圣教量,又曰至教量声量正教量。尚有现量比量非量之三量。(参见:三字部三量)
【佛学常见辞汇】
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在根境相对时,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亲證到的,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是;比量是比度而知,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2。现量、比量、非量。现量和比量如前所说,非量谓心心所缘境时,判断错误,如见绳以为蛇,见月明以为天亮等是。
【佛学次第统编】
三量者:
一、现量 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境,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二、比量 谓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
三、非量 谓似现似比,总名非量。
一、似现量 有分别智,于境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
二、似比量 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如于雾等,妄谓为烟,邪證有火,由彼邪因,妄起邪智,不能正解,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是楷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而能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错谬故,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比量〕,比即比类,谓以比类量度,而知有故。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三、圣教量〕,谓于圣人所说现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违,定可信受,是名圣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