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梵天  拼音:fàn tiān
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与湿婆、毗湿笯成三位一体。虽然一切万物皆从祂而来,但魔鬼、灾难也是祂创造的,所以在三位中地位并不高,在佛教中,梵天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身高四十五里长,住色界初禅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也称为「大梵天」、「大梵天王」。
《國語辭典》:大梵天  拼音:dà fàn tiān
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也称为「梵天」、「大梵天王」。
《漢語大詞典》:梵天王
色界梵天之王。佛教的护法神。《法华经·序品》:“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参见“ 梵天 ”。
《國語辭典》:梵天  拼音:fàn tiān
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与湿婆、毗湿笯成三位一体。虽然一切万物皆从祂而来,但魔鬼、灾难也是祂创造的,所以在三位中地位并不高,在佛教中,梵天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身高四十五里长,住色界初禅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也称为「大梵天」、「大梵天王」。
《漢語大詞典》:四梵天
道教语。天界的一种。即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贾奕天。亦称“ 四民之天 ”。 唐 人讳“民”,又称“四人天”。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云笈七籤卷二一。
分類:道教天界
《漢語大詞典》:梵宫
原指梵天的宫殿。后多指佛寺。 南朝 梁 沈约 《瑞石像铭》:“永言鷲室,栖诚梵宫。”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梵宫霞积,香阁星浮。” 元 耶律楚材 《憩解州邵薛村洪福院》诗:“天兵南出 武阳东 ,暂解征鞍憩梵宫。”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寳菴花竹成林,阑干曲折,不似梵宫结构,竟像人家的书舍一般。”
《國語辭典》:护法(護法)  拼音:hù fǎ
1.佛家指护持佛法的人。
2.随侍于佛教或道教主神旁边的人,负有守卫的责任。《西游记》第一六回:「众人悚惧,才认得三藏是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
3.拥护国法。如:「护法之役」。
4.保护。《豆棚闲话。第六则》:「又请了几个废弃的乡宦,假高尚的孝廉,告老打罢的朋友,从边护法。」
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师。约生于六世纪中叶。曾任印度那烂陀寺的住持。其唯识学说继承陈那大师的传统,但在认识论上则主张有见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佛教史上称为「四分家」。著有《广百论释》、《成唯识宝生论》等传世。
《漢語大詞典》:释梵(釋梵)
(1).指 释迦 。 南朝 梁 刘潜 《平等刹下铭》:“释梵夺其声光,日车贬其轮照。”参见“ 释迦 ”。
(2).帝释和梵天。佛经中天的名称。 前蜀 贯休 《送卢舍人》诗之三:“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復来?”
《國語辭典》:释迦(釋迦)  拼音:shì jiā
1.印度一氏族名。佛陀释迦牟尼是此一族人。
2.佛祖释迦牟尼的简称。参见「释迦牟尼」条。
3.参见「释迦果」条。
《漢語大詞典》:梵界
梵天世界。指佛寺。 清 赵翼 《泊舟金山下宿》诗:“梵界真成清浄地,僧窗静閲往来人。”
梵天火罗九曜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一行著。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一行撰。说七曜九执之祭法。梵Brahma-horanavagraha。
大梵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外道之梵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外道所见之梵天,有三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髀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场。(中略)于界场中杀害供养梵天得生彼处名涅槃。」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中略)于彼部显之中梵天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如和会僧。」二、自綼纽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八子而为一切万物之元,是綼纽论师之梵天说也。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馀。」三、以摩醯首罗为法身,以那罗延为报身,以梵天为应身,是摩醯首罗论师之说也。提婆论曰:「梵王那罗延摩醯首罗,一体三分。」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那罗延,那罗此翻为人,延那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
大梵天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常。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梵王,或梵王,因大梵王是初禅天之王,故名大梵天王。
【三藏法数】
梵,梵语具云梵迦夷,华言净身。谓不动地菩萨,修行八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第二禅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能为声闻、辟支佛等,善说诸义,普运慈心,放大光明,照千世界,令诸众生得大自在,故云大梵天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三藏法数】
谓善慧地菩萨,修行九地法门,获大神通,多作第三禅大梵天王,主二千世界,能为声闻、缘觉及菩萨众,分别演说波罗蜜行,所有难问,无能屈者;身出光明,照二千界,除诸昏暗,饶益众生,故云大梵天王。(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参见: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
【佛学大辞典】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
初禅梵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清净,故曰梵天。梵即清净之义也。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得清净,故名梵天。梵即清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