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9—1626 【介绍】: 即清太祖。明建州卫人。满族,爱新觉罗氏。塔克世子。明万历十一年,袭建洲左卫指挥使,以遗甲十三副起兵讨尼堪外兰,报父祖之仇。十七年,任建州卫都督佥事。二十三年,晋号龙虎将军。逐渐统一女真各部,编组八旗,并命人以蒙古文字母注满语语音,创制满文。四十四年,于赫图阿拉即汗位,建元天命,国号金(史称后金)。天命三年,以“七大恨”誓师攻明。次年,大破明经略杨镐四路之师。进而攻占辽河流域各地。六年,迁都辽阳。十年,再迁沈阳。次年,攻明宁远,被袁崇焕所败,愤恨疽发背死,一说受伤死。清崇德元年,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国语辞典》:努尔哈赤(努尔哈赤)  拼音:nǔ ěr hā chì
人名。(西元1559~1626)姓爱新觉罗,女真人。明末与女真各部平定中国东北部,并屡次打败明朝军队,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次年卒于宁远城之役。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国语辞典》:皇太极(皇太极)  拼音:huáng tài jí
人名。(西元1592~1643)清朝的开国皇帝。满洲酋长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改国号为清后,尊其父为太祖。在位十六年。庙号太宗。
《国语辞典》:清太祖  拼音:qīng tài zǔ
帝号。清代开国之主努尔哈赤。参见「努尔哈赤」条。
《國語辭典》:多尔衮(多爾袞)  拼音:duō ěr gǔn
人名。(西元1612~1651)清朝顺治帝的叔父。勇略多智,以功封和硕睿亲王,破李自成,定京师,迎世祖入关,因世祖年幼,摄行政事,故称为「摄政王」。卒于喀喇城。谥忠。
《漢語大詞典》:八旗兵
清 代兵制。 努尔哈赤 初定兵制,每三百人设一佐领,五佐领设一参领,五参领设一都统,每都统为一旗。共设八旗。 皇太极 时,分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清 统一后,八旗兵分为京营与驻防两类。京营又分郎卫和兵卫。郎卫由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中挑选,组成亲军,侍卫帝室,归领侍卫内大臣统率。兵卫则有由八旗都统直辖的骁骑营和由另置的总统或统领统率的前锋营、护军营、健锐营、火器营、步军营等。驻防兵分驻各省要冲地,分由各地将军、都统、城守尉统率,为 清 王朝进行统治的骨干力量。 乾隆 时八旗兵佐领之数近二千人,兵额计二十余万人。参见“ 八旗制度 ”。
《國語辭典》:八旗制度  拼音:bā qí zhì dù
为满洲部族民籍与军队相结合的组织。初编三百人为一牛录,设额真一人,后又定户籍、设八旗,每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额真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设左右梅勒佐之,以各掌其户籍及军政。见清。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八旗都统》。
《漢語大詞典》:沈阳故宫
在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的宫殿。建于1625-1636年。占地4.6万平方米。共分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有崇政殿、凤凰楼和清宁宫。崇政殿为正殿,俗称“金銮殿”。东路建筑以大政殿为主,西路建筑以文溯阁为主。整个建筑,金碧辉煌,仅次于北京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