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79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初名旭,避神宗讳,以字行,改字旸叔。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知封州、汉阳军,入为监察御史、右司谏。任言官五年,所上数十百事。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真定府。神宗熙宁二年,同制置三司条例司,助王安石行新政。数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既为相,遂请免条例司,并时与王安石小异。因善附会以取富贵,时人称为“筌相”。卒谥成肃。
全宋诗
陈升之(一○一一~一○七九),字旸叔,初名旭,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后徙居丹徒(今江苏镇江)(《至顺镇江志》卷一九)。仁宗景祐初进士,知南安军南康县。擢监察御史,知谏院。嘉祐四年(一○五九)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宋大臣年表》)。出知定州、太原府。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复枢密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神宗立,历知越州、大名府。熙宁二年(一○六九)同制置三司条例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拜枢密使(同上书卷二四一)。八年,罢判扬州(同上书卷二六三)。封秀国公。元丰二年致仕(同上书卷二九七),寻卒,年六十九。谥成肃。事见《名巨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五《陈成肃公升之传》,《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全宋文·卷九八八
陈升之(一○一一——一○七九),初名旭字升之,避神宗嫌名,以字行,改字旸叔,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景祐初举进士。历监察御史、右司谏,知谏院,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真定府,加龙图阁直学士,复知谏院。迁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嘉祐五年,拜枢密副使。为台谏所劾,出知定州,徙太原府。治平二年,复拜枢密副使。神宗立,为观文殿学士、知越州。熙宁元年,知枢密院事。明年,与王安石同制置三司条例司。数月,拜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忤王安石,会母丧,去位。服除,复为枢密使。出判扬州,封秀国公。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九。谥成肃。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五《陈成肃公升之传》,《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赵公升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泰三年(1203)任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张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1—1341 【介绍】: 元永平路人,字伯高。力学工文辞。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知汝宁府,治行为诸郡最。除绍兴路总管,谨于绳吏,果于去民瘼。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卒谥文宪。
《國語辭典》:公升  拼音:gōng shēng
量词。表示容量的单位。一公升等于一千毫升。也称为「升」。
《国语辞典》:公石  拼音:gōng dàn
量词:(1)计算容积的单位。公制一公石等于一百公升。也称为「石」。(2)计算重量的单位。一公石等于一百公斤。也作「公担」。
《国语辞典》:公秉  拼音:gōng bǐng
量词。公秉为容量的俗称单位,一公秉等于一千公升。
《国语辞典》:公合  拼音:gōng gě
量词。表示容量的单位(旧制)。一公合等于十分之一公升。也称为「合」。
《国语辞典》:羊水  拼音:yáng shuǐ
羊膜内的液体。人类的羊水量约在五百毫升与一公升间,可使胎儿不受外界震荡,并可减少胎儿在子宫内活动时对孕妇的刺激。
《国语辞典》:公斗  拼音:gōng dǒu
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公斗等于十公升。也称为「斗」。
《国语辞典》:标准制(标准制)  拼音:biāo zhǔn zhì
指我国度量衡采用的万国权度通制。自我国政府颁布以公尺作长度单位、公斤作重量单位、公升作容量单位后,改称为「标准制」。
《国语辞典》:配客  拼音:pèi kè
英美测量乾物多少的度量。合九点零九二公升,等于二加仑(Gallon)。
《国语辞典》:公撮  拼音:gōng cuō
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公撮等于千分之一公升。也称为「撮」。
《国语辞典》:公勺  拼音:gōng shuò
量词。表示容量的旧公制单位。一公勺等于一公升的百分之一。简称为「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