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虚文(虛文)  拼音:xū wén
1.不切实际的文词。《汉书。卷八五。谷永传》:「废承天之至言,角无用之虚文。」
2.不切实用的仪节。《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勿营缮下宫置宫人,及作石羊、石虎、石马、石人等物,此等虚文,宜一切革罢。」
《國語辭典》:磨牙  拼音:mó yá
1.牙齿上下摩擦。唐。李白 蜀道难:「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怎当得做鸨儿龟子的,吮血磨牙,不管天理。」
2.称人话多,喜欢争辩或啰嗦。《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我的性儿你是知道的,我是合你磨牙费嘴的人么?」《红楼梦》第二○回:「二人在镜内相视,宝玉便向镜内笑道:『满屋内就只是他磨牙。』」也作「摩牙」。
《漢語大詞典》:亡谓(亡謂)
(1).没有意义。《汉书·高帝纪下》:“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 颜师古 注:“亡谓者,失於事宜,不可以训。”
(2).指无意义之事。《汉书·杨王孙传》:“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於亡用,不损财於亡谓。”
《漢語大詞典》:妄死
谓无意义的死。晏子春秋·问上十九:“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 宋 秦观 《臧洪论》:“妄死之与苟生,其失一也。”
分類:无意义
《漢語大詞典》:燕蝠争
比喻无意义的争吵。 宋 朋九万 《东坡乌台诗案·寄周邠诸诗》:“ 舜举 言,自来闻人説一小话云: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今不记其详,都是训狐权摄。 舜举 意以话戏笑 王庭老 等不知是非……﹝ 苏軾 ﹞兼赠 舜举 云:‘奈何効燕蝠,屡欲争晨暝!’其意以讥讽 王庭老 等如训狐不分别是非也。” 宋 薛季宣 《游竹陵善权洞》诗之二:“左右蜗蛮战,晨昏燕蝠争。”
《國語辭典》:傻笑  拼音:shǎ xiào
无原由的一个劲儿地笑。《红楼梦》第九五回:「宝玉听了,终不言语,只是傻笑。」《老残游记》第一三回:「翠环此刻心里一点主意没有,看看他们傻笑,只好糊里糊涂,陪著他们嘻嘻的傻了一回。」
《漢語大詞典》:碎话(碎話)
琐碎而无意义的话。 鲁迅 《坟·看镜有感》:“不知道 南宋 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
《國語辭典》:殉葬品  拼音:xùn zàng pǐn
用来陪葬的俑或器物等。
《国语辞典》:不值一哂  拼音:bù zhí yī shěn
不值得一笑。表示事物或行为毫无意义或内容空洞。有轻蔑和讥笑的意思。如:「写作论文须有个人见解,若只是因循旧说,就不值一哂了。」
《国语辞典》:厌世观(厌世观)  拼音:yàn shì guān
视世界为盲目,人生为至苦。认为一切皆无意义,无价值,美、善、幸福皆自欺之幻影。相对于乐天观而言。也称为「厌世主义」。
《漢語大詞典》:半死半生
(1).未全死。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清 吴伟业 《吾谷行》:“一株偃蹇踞阴崖,半死半生遭屈辱。”
(2).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
《國語辭典》:淡不剌  拼音:dàn bù là
不剌,语助词。「淡不剌」指淡淡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对门间壁都有些酸辣气味,只是俺一家儿淡不剌的。」
《漢語大詞典》:大白话
通俗的语句,有时喻指无聊或无意义的话。例如:这篇小说都是大白话,乏味的很。
《漢語大詞典》:区区小事
无足轻重的小事
无意义的小事
《漢語大詞典》:磨嘴皮子
费口舌;说废话;毫无意义地争论。《新华月报》1979年第4期:“没那么大功夫跟你磨嘴皮子了。”《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你甭跟他磨嘴皮子,他也不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