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蒲团(蒲團)  拼音:pú tuán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以供佛教徒打坐时用。现在台湾形式或作方形,材料或用布内装棉絮。唐。顾况 宿湖边山寺诗:「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宋。陈与义〈休日早起〉诗:「蒲团著身宽,安取万户邑。」也作「蒲甸儿」、「蒲墩儿」、「蒲垫子」。
《國語辭典》:烧香(燒香)  拼音:shāo xiāng
1.燃香礼神拜佛。《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他借著佛天为由,庵院为囤,可以引得内眷来烧香。」《红楼梦》第五四回:「咱们明儿到阎王庙去烧香,和阎王爷说去。」
2.比喻为求人办事而送礼请客拉关系。如:「烧香说到底就是走后门。」
《漢語大詞典》:团蒲(團蒲)
即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垫,多为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后也作坐具。 宋 范成大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庵》诗:“我衰无力供樵苏,尚能相伴煖团蒲。” 宋 辛弃疾 《汉宫春·即事》词:“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
《漢語大詞典》:雅拜
古代九种跪拜仪式之一。跪拜时先屈一膝,再屈一膝。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朱文公 云:‘古者男子拜,两膝齐屈,如今之道拜。 杜子春 注周礼奇拜,以为先屈一膝,如今之雅拜,即今拜也。’”
《漢語大詞典》:团蕉(團蕉)
即蒲团。为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的圆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公垂帘,结趺团蕉上。”参见“ 蒲团 ”。
《國語辭典》:蒲团(蒲團)  拼音:pú tuán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以供佛教徒打坐时用。现在台湾形式或作方形,材料或用布内装棉絮。唐。顾况 宿湖边山寺诗:「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宋。陈与义〈休日早起〉诗:「蒲团著身宽,安取万户邑。」也作「蒲甸儿」、「蒲墩儿」、「蒲垫子」。
《漢語大詞典》:插烛(插燭)
形容跪拜时连续磕头的动作。《水浒传》第四回:“那女孩儿浓妆艷裹,从里面出来,请 鲁达 居中坐了,插烛也似拜了六拜。”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便在红氊上插烛也似价拜了四拜。”
《國語辭典》:跪下  拼音:guì xià
两膝著地,腰骨伸直。如:「那名小偷被店主逮到后,立刻跪下求饶。」《西游记》第四回:「巨灵神回至营门,径见托塔天王,忙哈哈跪下。」《红楼梦》第五五回:「此时探春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沐盆。」
《漢語大詞典》:般还(般還)
退缩旋转貌。古人受拜时退缩转身以示谦让的一种动作。礼记·投壶:“宾再拜受,主人般还曰辟。” 孔颖达 疏:“‘主人般还曰辟’者,主人见宾之拜,乃般曲折还,谓宾曰:‘今辟而不敢受。’言此者,欲止宾之拜也。”参见“ 般旋 ”。
《漢語大詞典》:般旋
(1).古人行礼时的一种动作姿势。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童子诸侯不朝而来奔丧者何?明臣子於其君父非有老少也,亦因丧质,无般旋之礼,但尽悲哀而已。”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般旋之仪,见憎於裸踞之乡。”参见“ 盘旋 ”。
(2).留连,盘桓。 汉 扬雄 《蜀都赋》:“万端异类,崇戎总浓般旋。”参见“ 盘旋 ”。
《漢語大詞典》:谱帖(譜帖)
旧俗结拜时交换的大红帖子。上面写有姓名、籍贯、年岁、八字,以及父、祖、曾祖姓名和出身、官职等。 冯理达 《我的父亲冯玉祥将军》九:“不久, 蒋介石 便送给父亲一个谱帖,愿与父亲结为盟兄弟。”
《国语辞典》:跪垫(跪垫)  拼音:guì diàn
跪拜时放在地上的软垫。用以防止膝盖受伤。
《国语辞典》:金银纸(金银纸)  拼音:jīn yín zhǐ
祭拜时烧化给鬼神、祖先的纸张,有金纸和银纸两种。金纸形式多种,主要是为了配合所祀神佛位阶不同而设计的。银纸则分为大银和小银两种,大银限于先祖忌辰或人死亡时使用,而小银则是在普渡、祭拜先祖及阴鬼时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