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守臣
(1).诸侯对天子或大夫对诸侯的自称。礼记·玉藻:“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之於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左传·宣公十年:“凡诸侯之大夫违,告於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
(2).镇守一方的地方长官。 唐 权德舆 《哭刘四尚书》诗:“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 宋 曾巩 《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州郡当其道途所出,迎劳燕饯,所以宣达陛下宠锡待遇之意,此守臣之职分也。”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快雪堂帖》,即 涿州 冯 氏本,鬻於 闽 中,守臣得之以进。”
《漢語大詞典》:作镇(作鎮)
镇守一方。文选·张衡〈西京赋〉:“澶漫靡迤,作镇於近。” 刘良 注:“澶漫靡迤,宽长貌。言此原陵为国之近镇。”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藩岳作镇,辅我京室。” 唐 刘禹锡 《代谢平章事表》:“处论道具瞻之地,当总戎作镇之权。”
分類:镇守守一
《國語辭典》:方镇(方鎮)  拼音:fāng zhèn
拥有兵权而管理一方的长官,如唐时节度使之类。
《國語辭典》:断断(斷斷)  拼音:duàn duàn
1.忠诚专一的样子。《书经。秦誓》:「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
2.表示坚决。《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如没得重价给他,他断断不肯轻易把稿出售的。」
《國語辭典》:瓜期  拼音:guā qí
任满更代之期。参见「瓜代」条。《福惠全书。卷三二。升迁部。清钱粮》:「然此务宜留心于瓜期将届之前,恐迟,则时日仓卒,料理之弗遑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某任都城隍已满,乞公早赴瓜期。」
《漢語大詞典》:巨屏
强大的屏藩。亦比喻镇守一方的藩臣。 唐 蒋伸 《授孙范青州节度制》:“门下作朝廷之巨屏,实利建侯,委兵旅之大权,必先谋帅。”太平广记卷二六六引《王氏见闻·胡翙》:“时大驾西幸,中原宿兵, 岐 秦 二藩,最为巨屏。”
《漢語大詞典》:旄节(旄節)
(1).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作信物。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唐 张守节 正义:“旄节者,编毛为之,以象竹节,《汉书》云‘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节毛尽落’是也。” 宋 梅尧臣 《送马仲涂司谏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 阴山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苏属国 之旄节终留, 庾开府 之江关永弃。”
(2).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 唐 李嘉祐 《送从弟归河朔》诗:“诸将矜旄节,何人重布衣。”新唐书·杨汝士传:“ 开成 初,繇兵部侍郎为 东川 节度使。时 嗣復 镇 西川 ,乃族昆弟,对拥旄节,世荣其门。”
(3).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诗:“仙官欲往 九龙潭 ,旄节朱旛倚石龕。” 赵殿成 笺注:“真誥:‘ 老君 佩神虎之符,带流金之铃,执紫毛之节,巾金精之巾。’紫阳真人内传:‘ 衍门子 乘白鹿,执羽盖,杖青毛之节,侍从十餘玉女。’”
《漢語大詞典》:安节(安節)
谓遵守一定的节度,不作非分之想。语本易·节:“安节,亨。《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王弼 注:“得位而顺,不改其节,而能亨者也。” 宋 宋祁 《赐陕西西路沿边经略招讨都部署司敕》:“但当循经费之式,去自润之私,取仰於官,均惠於众,由兹底绩,夫何间然!安节坦怀,毋或疑惮。”
《國語辭典》:坐困  拼音:zuò kùn
坐守一隅,苦无出路。《清史稿。卷二二二。王杲传》:「王杲以贡市绝,部众坐困,遂纠土默特、泰宁诸部,图大举犯辽、沈。」
《國語辭典》:疆吏  拼音:jiāng lì
1.指守护边疆的官吏。《左传。桓公十七年》:「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
2.掌理地方事务的官吏。清代称总督、巡抚为封疆大吏。简称为「疆吏」。
《國語辭典》:疆臣  拼音:jiāng chén
守护一方疆土的官吏。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饰终懋典,荣及旁孙,他疆臣未尝有也。」
《國語辭典》:疆臣  拼音:jiāng chén
守护一方疆土的官吏。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饰终懋典,荣及旁孙,他疆臣未尝有也。」
《漢語大詞典》:守度
遵守一定的法度。北史·袁式传:“性长者,虽羈旅飘泊,而清贫守度,不失士节。时人甚敬重之,皆呼曰 袁諮议 。”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制》:“歌《鷄鸣》以自勤,稽《风雨》以守度。”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宣谕》:“收割毕日,毋要浪花,守度。”
《漢語大詞典》:开镇(開鎮)
唐 代指任节度使,镇守一方。 唐 韩愈 《荆潭唱和诗序》:“今僕射 裴公 开镇 蛮荆 ,统郡惟九。”
《漢語大詞典》:戍主
古代驻守一地的长官。宋书·谢晦传:“至 安陆 延头 ,为戍主 光顺之 所执。 顺之 , 晦 故吏也。”周书·卢辩传:“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丞,户不满五百以下县令,戍主,正六命州呼药。”
《漢語大詞典》:防主
南北朝 职官名。专为镇守一城以防变故而设。至 隋 唐 府兵制度中的防主,则为低级军官名,在副将军之下,团主之上。周书·权景宣传:“ 孝閔帝 践阼,徵为司宪中大夫,寻除 基 、 鄀 、 硤 、 平 四州五防诸军事、 江陵 防主,加大将军。”周书·魏玄传:“二年,进爵为侯。除 白超 防主。”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驻防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