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刺口  拼音:cì kǒu
多嘴、多言。唐。韩愈〈寄卢仝〉诗:「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宋。秦醇《谭意哥传》:「既至,则微服游于市,询意之所为。言意之美者不容刺口。」
分類:多言多语
《國語辭典》:嘴卢都(嘴盧都)  拼音:zuǐ lú dū
撅著嘴不说话。形容非常不高兴的样子。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一个个嘴卢都,似跌了弹的斑鸠。」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他那厢吃的醉醺醺,我这里嘴卢都暗暗的纳闷。」
分類:多言多语
《漢語大詞典》:嘴骨弄
多言多语。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旁疑》:“这小姑则答应着‘谁共秀才讲话来’,便罢;倒嘴骨弄的説俺养著箇秀才。” 徐朔方 杨笑梅 注:“嘴骨弄的,多言多语地。”
《漢語大詞典》:言者不知
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慧。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河上公 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 言者弗知 ”。庄子·知北游:“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淮南子·道应训》:“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 唐 白居易 《读〈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於 老君 。”
《国语辞典》:啰啰苏苏(啰啰苏苏)  拼音:luō luo sū su
形容多言多语的骚扰。《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大头起先不过同他顽顽,没一定要合他拌嘴,此时见他啰啰苏苏,说了一大堆的话,句句说著自己毛病。」
《国语辞典》:多嘴擦舌  拼音:duō zuǐ cā shé
多言多语,不该说而说。《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那徐言徐召是个自作自用的性子,反怪他多嘴擦舌,高声叱喝,有时还要奉承几下消食拳头。」也作「多嘴多舌」、「多嘴饶舌」。
《国语辞典》:多嘴饶舌(多嘴饶舌)  拼音:duō zuǐ ráo shé
多言多语,不该说而说。《平妖传》第二回:「那个多嘴饶舌的,閒在那里不去打瞌睡,却去报新闻,搬起这样是非。」也作「多嘴多舌」、「多嘴擦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