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吞声(吞聲)  拼音:tūn shēng
1.不出声。如:「忍气吞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羞惭无地,只得吞声上船,再也不敢提起买橘的事。」
2.无声的悲泣。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 」
《國語辭典》:大言  拼音:dà yán
1.誇大狂妄的话。《史记。卷八。高祖纪》:「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2.宏大的谋议。《礼记。表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
《國語辭典》:名宦  拼音:míng huàn
1.贤良的官吏。如:「名宦列传」。
2.显达的官职。《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已冠,名未显,兄玄表唶曰:『尔名宦不立,奈何?』」
3.名誉和官职。《南史。卷六四。江子一等。论曰》:「江子一、胡僧祐,太清之季,名宦盖微。」
《國語辭典》:默祷(默禱)  拼音:mò dǎo
不出声音,在心中祷告。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晨昏随著净悟做功课,稽首佛前,心里就默祷祈求报应。」
《國語辭典》:啼哭  拼音:tí kū
1.因悲伤或过分激动而放声哭泣。《荀子。非相》:「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唐。王建〈原上新居〉诗一三首之五:「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
2.猿的叫声。唐。白居易 寄微之诗:「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
《國語辭典》:扬言(揚言)  拼音:yáng yán
1.故意宣扬,散布某种言论。《战国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却被皇甫郦扬言于西凉人曰:『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西凉人多有听郦之言,军心渐涣。」
2.誇大其辞。《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饰貌者不情,隐节者不平,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3.大声说话。《三国演义》第九回:「乃复扬言曰:『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众皆愿从。」
《國語辭典》:默诵(默誦)  拼音:mò sòng
口不出声,在心中背诵。宋。苏轼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诗五首之四:「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手钞默诵,鸡鸣不已。」
《國語辭典》:默念  拼音:mò niàn
1.默默考虑,暗中念著。如:「开奖时,许多人在心中默念自己的号码,希望能幸运中奖。」《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拿著骰子举了一举,口里默念了几句,递与狄希陈说道:『你要再掷一对四红,我可叫你打了罢。』」
2.不出声地读或背。如:「默念课文」、「站在碑前,默念碑文。」
《國語辭典》:默念(默唸)  拼音:mò niàn
1.不出声暗念。如:「看他嘴巴嚅动,不知默念些什么。」
2.背诵。如:「这篇稿子,我必须在今晚默念起来,否则就来不及了。」
《国语辞典》:大哭  拼音:dà kū
大声地哭。指哭得非常厉害。《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红楼梦》第四九回:「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
《漢語大詞典》:叫道
高声地说。例如:“啊,年轻人的烦恼呀!”她母亲叫道。
分類:高声声地
《国语辞典》:哈哈笑  拼音:hā hā xiào
张口大声地笑。如:「他看漫画时,总是不停地哈哈笑。」
《國語辭典》:默读(默讀)  拼音:mò dú
读书不发出声音。如:「每日拨出半小时默读好文章,可以增加阅读能力。」
《漢語大詞典》:喧啸
大声地呼啸。例如:喧啸的飓风。
《國語辭典》:吞声饮泣(吞聲飲泣)  拼音:tūn shēng yǐn qì
不出声的悲泣著。形容不敢表露痛苦和怨恨。《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可怜女子家无处伸诉,只好向背后吞声饮泣!」也作「饮泣吞声」。
《国语辞典》:朗朗高谈(朗朗高谈)  拼音:lǎng lǎng gāo tán
朗朗,声音响亮。「朗朗高谈」指大声地谈论事情。如:「在这广场里游客众多,有人朗朗高谈,也有人低声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