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鸣律(鳴律)
犹吹律。《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椅梧倾高凤,寒谷待鸣律。” 李善 注引 刘向 《别录》:“ 邹衍 在 燕 ,有谷,寒不生五穀, 邹子 吹律而温至,生黍也。”
分類:吹律
《漢語大詞典》:邹律(鄒律)
相传 战国 齐 人 邹衍 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张湛 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吹律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唐 罗隐 《东归别所知》诗:“ 邹 律有风吹不变, 郄 枝无分住应难。” 宋 朱熹 《梅花》诗:“自欣 羌 笛娱夜永,未要 邹 律回春温。”
《漢語大詞典》:燕谷
(1).即寒谷。在古 燕 地。传说为 邹衍 吹律生黍之处。太平御览卷五四引 汉 刘向 《别录》:“《方士传》言: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生黍穀。今名 黍谷 。” 唐 柳宗元 《与裴埙书》:“太和蒸物, 燕谷 不被其煦,一 邹子 尚能耻之,今若 应叔 辈知我,岂下 邹子 哉!” 唐 苏拯 《邹律》诗:“ 邹 律暖 燕谷 ,青史徒编録。”
(2).借指寒冷的天气。 明 袁宏道 《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之一:“时节回 燕谷 ,家山问 渚宫 。”参见“ 寒谷 ”。
《漢語大詞典》:寒谷
(1).山谷名。一名 黍谷 。在今 北京市 密云县 。相传为 邹衍 吹律生黍的地方。 汉 刘向 《七略别录·诸子略》:“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 黍谷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夫和阴阳,当以道德至诚。然而 邹衍 吹律, 寒谷 更温,黍穀育生。推此以况诸有成功之类,有若 邹衍 吹律之法。故得其术也,不肖无不能;失其数也,贤圣有不治。” 晋 左思 《魏都赋》:“且夫 寒谷 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后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椅梧倾高凤, 寒谷 待鸣律。”
(2).常用以自比为对别人提携奖掖的谢词。 唐 柳宗元 《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藻镜洞开,而秋毫在照;文律傍畅,而 寒谷 生辉。”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譬如 寒谷 ,幸蒙六律之吹;有若秋毫,遂借千钧之重。”
(3).阴冷的山谷。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唐 韩偓 《病中初闻复官》诗之二:“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鶯。”
《漢語大詞典》:吹铜(吹銅)
(1).吹律管。古代,太子初生时,太师吹律管以辨其哭声,从而测定其心性。大戴礼记·保傅:“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太师持铜而御户左……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 王聘珍 解诂:“铜者,律管也。《太师职》曰:‘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 郑 注《典同》云:‘故书同作铜。’六律六同皆以铜为之。” 孔广森 补注:“泣声刚柔清浊,以律辨之,知其性术焉。”
(2).指所吹律管之声。 唐 李纯 《册遂王为皇太子文》:“ 遂王 恒 体乾降灵,袭圣生德,教深藴瑟,气叶吹铜。”
《漢語大詞典》:吹律定姓
吹律定声,以别其姓。 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圣人吹律定姓以纪其族。” 陈立 疏证引 马骕 绎史:“圣人兴起,不知其姓,当吹律定声以别其姓。”又引 惠士奇 礼说·世奠系鼓琴瑟:“司商,乐官也。人始生,吹律合之,定其姓名。”参阅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
《国语辞典》:黍谷生春  拼音:shǔ gǔ shēng chūn
相传燕国有寒谷,地美而寒冷,邹子吹律而温气生,燕人则种黍于其中。见汉。王充《论衡。寒温》。后比喻处境穷困却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