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寒战(寒戰)  拼音:hán zhàn
因寒冷而战慄。明。陆灼《艾子后语。冻儿谲谏》:「艾子见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其中独有一个半老的,面如土色,一身寒战。」也作「寒颤」。
《國語辭典》:心慌  拼音:xīn huāng
1.心里惊慌忙乱。《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操得书心慌,即日回兵。」《红楼梦》第二五回:「合家人口无不心慌,都说没了指望,忙著将他二人的后事衣履都治备下了。」
2.病时心中颤抖而不能自持的症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我这病一发了,不晓得怎的,就这样心慌!」
《漢語大詞典》:屼嵲
(1).山高耸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白岳山日记:“迴望 傅 巖 ,屼嵲云际。”
(2).颠簸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 静闻 甫登骑,輒滚而下……试欲以车行,众谓车之屼嵲甚於马。”
(3).引申为颤抖。 王闿运 《与曾侍郎言兵事书》:“此数子者,非均安之政也,内视民则靦颜而疾首;外以待寇,屼嵲无处。”
《国语辞典》:冷禁  拼音:lěng jìn
因受寒或受惊而身体颤抖。《西游记》第七二回:「长老没奈何,只得坐了。少时间,打个冷禁。」也作「寒噤」。
《漢語大詞典》:战摇(戰摇)
颤抖,摇动。《南宫词纪·八声甘州·咏马嵬事》套曲:“时把翠鞭轻裊,丝韁慢笼心意懒,坐不稳雕鞍身战摇。”
分類:颤抖摇动
《國語辭典》:颤声(顫聲)  拼音:zhàn shēng
因情绪激动而致声音颤抖,断续不绝。如:「她颤声的向我诉说心中的委屈。」
分類:颤抖声音
《漢語大詞典》:束缩(束縮)
犹瑟缩。蜷缩颤抖貌。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先寒束缩,后燠敷舒。首蓬隆以半散,肢棘瘠而枯疎。”
《漢語大詞典》:斛觫
颤抖貌。 明 刘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诗之二:“雨中行人足斛觫,去与公家製戎服。”参见“ 觳觫 ”。
《國語辭典》:觳觫  拼音:hú sù
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只觉得他神气不好,十分疑惧,不免露出觳觫的样子来。」
《漢語大詞典》:颤悸(顫悸)
因惊恐而颤抖。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水阳陆医》:“须臾大叫,痛不可忍,自床颤悸坠地。”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一章:“不由得浑身颤悸着,恐惧又无力地说。”
分類:惊恐颤抖
《國語辭典》:颤音(顫音)  拼音:zhàn yīn
装饰音名称。Trill、Trillo的中译名。主要音与相邻音的快速交替演奏。
《漢語大詞典》:抖战(抖戰)
发抖,颤抖。 臧克家 《哭郭老》诗:“谁想到,这竟成了遗书--去年十月您用抖战的手写来的短简。”京剧《杨门女将》第二场:“啊,一句话气得我浑身抖战--”
分類:发抖颤抖
《漢語大詞典》:漐习(漐習)
谓病人手足出汗颤抖。《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絶也。”集注引 方有执 曰:“漐,汗出貌。习,鸟数飞也。言手足颤摇如鸟之习飞,奋振而不已也。”
《漢語大詞典》:战钦钦(戰欽欽)
战兢兢。形容由于害怕、寒冷等原因而颤抖。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 洞宾 云]冻杀我也。[正末唱]战钦钦四体频摇。”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諕得我战钦钦遍体寒毛乍。”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明晃晃一把钢刀揢,不由我战钦钦一片心肠怕。”
《漢語大詞典》:战笃速(戰篤速)
亦作“ 战都速 ”。亦作“ 战篤索 ”。 形容因惊恐或寒冷而颤抖。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冻的他战篤速打頦歌。”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折:“諕的我意慌张心乔怯,战都速无了魂魄,软了身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俺只怕惊鸳打鸭,恰闪煞俺战篤速力难加。”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三折:“諕的你战篤索,省可里少啼哭。”
《漢語大詞典》:战簌簌(戰簌簌)
形容因惊恐而颤抖。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諕的他战簌簌的把不定腿脡摇,可扑扑的按不住心头跳。”亦省作“ 战簌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见母》:“吓得我心惊怖,身战簌,虚飘飘一似风中絮。”
分類:惊恐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