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冬粉  拼音:dōng fěn
一种用绿豆做的食品。状似面条,可加佐料烹煮、蒸、炒。如:「冬粉是蚂蚁上树的主要材料。」
《国语辞典》:伊府面(伊府面)  拼音:yī fǔ miàn
由普通水面蒸炸后所制成的面条,称为「伊府面」。
《国语辞典》:通心面(通心面)  拼音:tōng xīn miàn
一种义大利面食。面条的形状多为中空管状。如:「通心面拌入用碎肉、番茄酱加上洋葱等炒成的馅料,美味得令人想一吃再吃。」
《国语辞典》:甜水面(甜水面)  拼音:tián shuǐ miàn
四川成都有名的地方小吃。将熟面条放入烧开的水中加热,拌上花椒水、甜酱油、蒜汁、红油而成。
《漢語大詞典》:膘浇(臕澆)
加在面条上做浇头的肥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都人侈纵,百端呼索。或热或冷,或温或整,或絶冷,精浇、臕浇之类,人人索唤不同。” 邓之诚 注:“案浇今犹谓之浇头,以浇麪条者。精谓瘦肉,臕谓肥肉。”
《國語辭典》:炒面(炒麵)  拼音:chǎo miàn
1.用油加佐料炒过的面条。
2.炒熟的面粉。通常用水调拌后食用。
《國語辭典》:抻面(捵麵)  拼音:chēn miàn
1.用手拉长的面条。
2.用手把面块拉成面条。
《國語辭典》:拉面(拉麵)  拼音:lā miàn
1.汤饼。用面做的饼类食物。也作「馎饦」。
2.将面粉与水和好,略放一段时间,使得水分充分渗入面粉中,然后再将它用力拉长并对折,同时扑上乾面粉再拉,如此成倍数增加拉成许多的面条。也称为「扯面」。
《國語辭典》:面坯儿(麵坯兒)  拼音:miàn pī ér
已煮好而未加作料的面条。
分類:作料面条
《國語辭典》:面码儿(麵碼兒)  拼音:miàn mǎ ér
吃面条时用来拌面的蔬菜。
《漢語大詞典》:龙须面(龍鬚麪)
(1).农历二月二日所食之面。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龙抬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麪者谓之龙鬚麪。闺中停止针綫,恐伤龙目也。”
(2).一种面条名。极细,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