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2,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藉藉
丁东
啧啧
郎当
喃喃
策策
晖晖
蓬蓬
呦呦
喁喁
辚辚
摵摵
钩辀
崇崇
喈喈
《國語辭典》:藉藉  拼音:jí jí
众多杂乱的样子。《南齐书。卷五五。孝义传。乐颐传》:「外传藉藉,似有伊周之事,君蒙武帝殊常之恩,荷托付之重,恐不得同人此举。」
《國語辭典》:丁东(丁東)  拼音:dīng dōng
拟声词。形容佩玉撞击声或风铃声等。唐。韩偓 雨后月中堂閒坐诗:「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老残游记》第一○回:「铃声已止,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也作「丁冬」、「叮冬」、「叮咚」。
分類:象声词
《國語辭典》:啧啧(嘖嘖)  拼音:zé zé
1.拟声词:(1)形容虫鸟鸣叫声。《尔雅。释鸟》:「行雇唶唶,宵雇啧啧。」宋。邢炳。疏:「唶唶、啧啧,鸟声貌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边地方里居民,家家蓄养蜈蚣,有大尺馀者,多放在枕畔或枕中,若有蛇至,蜈蚣便啧啧作声。」(2)形容咂嘴声。表示赞叹、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狄氏随手就囊中取起来看,口里啧啧道:『果然好珠!』」《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杨编修啧啧称赞,说他轻了十年年纪。」
2.形容争相言语、议论。《明史。卷二四五。周宗建传》:「近日政事,外廷啧啧,咸谓奥窔之中,莫可测识。」
《國語辭典》:郎当(郎當)  拼音:láng dāng
1.衣服宽长不合身。宋。杨亿 傀垒诗:「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2.潦倒、落魄的样子。《西湖二集》卷一二:「汝怎生一病郎当至此?莫不是胸中有隐微之事,可细细与我说知。」
3.疲倦、颓倒的样子。《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在山东兖州府码头上,各家的管家打开了银包,兑了多少铜钱,放在皮箱里头,压得那马背郎当,担夫痑软。」
4.年龄的大约之词。如:「二十郎当」。
5.刑具。也作「琅珰」、「锒铛」。
《國語辭典》:喃喃  拼音:nán nán
拟声词:(1)形容低声说话的声音。如:「喃喃细语」。元。杨讷《西游记》第一三出:「吃得醉薰酣,语喃喃。」(2)形容读书的声音。《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
《國語辭典》:策策  拼音:cè cè
拟声词。形容风吹落叶声。唐。韩愈〈秋怀〉诗一一首之一:「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國語辭典》:晖晖(暉暉)  拼音:huī huī
晴朗的样子。南朝陈。江总 燕燕于飞诗:「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
《國語辭典》:蓬蓬  拼音:péng péng
茂盛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菽》:「维柞之枝,其叶蓬蓬。」
《國語辭典》:呦呦  拼音:yōu yōu
拟声词。形容鹿鸣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诗:「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國語辭典》:喁喁  拼音:yóng yóng
众人向慕的样子。《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
《國語辭典》:辚辚(轔轔)  拼音:lín lín
车行声。唐。杜甫 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國語辭典》:摵摵  拼音:shè shè
拟声词。形容叶片掉落的声音。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分類:象声词
《高级汉语词典》:钩辀
鹧鸪鸣叫声
《漢語大詞典》:崇崇
(1).高貌,高大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崇崇圜丘,隆隐天兮。” 李善 注:“崇崇,高貌也。” 唐 张说 《唐故处士张府君墓志》:“ 中条 之北, 大河 之东,丘陵桑梓,鬱鬱崇崇。”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禾麻芃芃,仓庾崇崇。” 明 方孝孺 《归田图赞》:“ 庐山 崇崇,其下 江 水;清风穆然,盛德之士。”
(2).谓崇高伟大。 唐 李翱 《杂说》:“昔 管仲 以 齐桓 霸天下,攘夷狄,华夏免乎被髮左袵,崇崇乎功亦格天下,溢后世。”
(3).连绵广大。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持国新植西轩》:“开地临广衢,崇崇十餘亩。”
(4).尊敬貌。 唐 孟郊 《劝善吟》:“我愿拜少年,师之学崇崇。从他笑为矫,矫善亦可宗。”
(5).象声词。 晋 夏侯湛 《雷赋》:“掣丹霆之燄燄兮,奋迅雷之崇崇。” 唐 元结 《补乐歌·六英》:“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
《國語辭典》:喈喈  拼音:jiē jiē
拟声词:(1)形容和谐的钟鼓声。《诗经。小雅。鼓钟》:「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2)形容鸟鸣声。《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3)形容鸾铃声。《诗经。大雅。蒸民》:「四牡骙骙,八鸾喈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