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缀集(綴集)
连缀汇集。多用于著述、编辑。后汉书·应劭传:“ 劭 慨然叹息,乃缀集所闻,著《汉官礼仪故事》。”晋书·司马彪传:“ 彪 由此不交人事,而专精学习,故得博览羣籍,终其缀集之务。” 宋 李纲 《〈古灵陈述古文集〉序》:“其性理之学,庶几 子思 、 孟軻 ,非近时区区缀集章句,务为应用之文者所能髣髴也。”
《漢語大詞典》:注述(註述)
犹注释。为古籍作解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诸注述者咸言 曲沃 在北,此非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 卢白头 ﹞虽在朱门,以注述为事,注周易行之於世也。”
注释和著述。 明 钱德洪 《〈朱子晚年定论〉序》:“ 朱子 病目静久,忽悟圣学之渊微,乃大悔中年註述误己误人,遍告同志。”
《漢語大詞典》:余沈(餘瀋)
遗留的墨汁。指著述。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必鳃鳃然刻舟胶柱,欲如太古之老死不相往来,则 庄 列 之寓言,佛 老 之餘瀋:絶圣弃智,剖斗折衡。”
《漢語大詞典》:贤述(賢述)
先贤的著述。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文学:“家故多书,至公则又倍力聚之,凡圣作贤述,山经海志,稗官小説,石室灵文,无不藏焉。”
分類:先贤著述
《漢語大詞典》:强笔(强筆)
亦作“彊笔”。 擅长著述。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农无彊夫,穀粟不登;国无彊文,德闇不彰。 汉 德不休,乱在百代之间,彊笔之儒不著载也。”
分類:擅长著述
《漢語大詞典》:连藻(連藻)
连缀词藻。谓著述。 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诗:“菲才叨侍从,连藻愧 应 徐 。”
《漢語大詞典》:布字
谓写字或著述。 隋 薛道衡 《咏苔纸》诗:“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唐 李庾 《西都赋》:“或献凯作名以宣帝功,或布字缀行以达皇风。”
分類:写字著述
《漢語大詞典》:私撰
个人撰写,私自著述。 唐 刘知几 史通·正史:“先是, 魏 时京兆 鱼豢 私撰《魏略》,事止 明帝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 周 广顺 中,国子博士 王处訥 ,私撰《明玄歷》于家。”宋史·张昭传:“ 张昭 有史材,尝私撰《同光实录》十二卷。”
《漢語大詞典》:断笔(斷筆)
止笔不书。谓停止著述。 北齐 魏收 《上〈魏书〉十志启》:“晚始撰録,弥歷炎凉,採旧增新,今乃断笔。” 谢无量 《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获麟将断笔,呕凤始成《玄》。”
《漢語大詞典》:丹坟(丹墳)
丹铅与坟典。指著述。 清 王夫之 《连珠》之六:“是以 虞 夏 之心,益焜煌於 北海 ;丹坟之业,不陨穫於 嬴秦 。”
分類:著述
《國語辭典》:译著(譯著)  拼音:yì zhù
经翻译而来的著作。如:「他深厚的文学底子及外语能力,使他的译著极具水准。」
《國語辭典》:创稿(創稿)  拼音:chuàng gǎo
各单位基于业务需要,自行签拟的公文稿。有别于一般函复稿件。
分類:著述成文
《漢語大詞典》:篇述
作品著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篇述者,盖上古遗语,而战伐所记者也。”
分類:作品著述
《漢語大詞典》:译着(譯著)
1.翻译、著述。 鲁迅 《书信集·致夏传经》:“我所译著的书,别纸录上,凡编译的,惟《引玉集》《小约翰》《死魂灵》三种尚佳,别的皆较旧。” 瞿秋白 《致胡适书》:“我以一个青年浅学,又是病体,要担任学术的译著和‘上大’教务两种重任。”
2.翻译的作品。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读了会‘落个爽快’的东西,自有新月社的人们的译著在。”
《国语辞典》:气盛言宜(气盛言宜)  拼音:qì shèng yán yí
作者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语本唐。韩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