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踢气毬(踢氣毬)
见“ 踢气球 ”。 古代的足球运动。球以皮革制成,球内实以毛发,内中鼓气。原为练武之用,后亦作为杂技、游戏项目。
《國語辭典》:衣蛾  拼音:yī é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谷蛾科。幼虫除头部及第一节背部淡褐色外,馀皆白色。成蛾长约六公釐,黄褐色,翅膀边缘有毛,头部密生黄褐色细毛,胸背灰色,腹褐色,前翅有光泽。因幼虫喜蛀食衣服、毛皮等,故称为「衣蛾」。
《漢語大詞典》:钥匙夹套
一种通常用皮革制成的小夹套,用于携带钥匙(如装入衣袋或手提包内)
《漢語大詞典》:硝熟
用芒硝、朴硝等鞣制动物皮革使之变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裘:“其老大羊皮,硝熟为裘,裘质痴重。”《西游记》第九二回:“一壁厢叫屠子宰割犀牛之皮,硝熟燻乾,製造鎧甲。”《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晁大舍 ﹞又将那隻死狐番来覆去看了一会,真是毛深温厚,颜色也将尽数变白了,交付家人剥了,将皮送去皮园硝熟,算计要做马上座褥。”
《漢語大詞典》:小袋
用于装物或运物的小包。例如:子弹袋;烟叶袋。
;特指递送头等邮件或外交信函的、有封口装置的袋子
小而薄的包装用物(如信封或扁平的袋)
常指皮革或帆布制平底、附有背带的小包
《國語辭典》:鞋油  拼音:xié yóu
涂在皮鞋表面,保护皮面并增加光泽的蜡状物。
《国语辞典》:革带移孔(革带移孔)  拼音:gé dài yí kǒng
皮革制的腰带,经常移动针孔。指身体消瘦而腰围日渐细小。典出《南史。卷五七。沈约传》。
《国语辞典》:影戏人儿(影戏人儿)  拼音:yǐng xì rén ér
上演皮影戏时所用的纸张或皮革剪成的人物。也称为「影戏人子」。
《国语辞典》:亚胶(亚胶)  拼音:yà jiāo
以皮革、骨蹄等煮成的动物胶。无色透明液体,遇明矾则变硬,用于照相术及工业。
《国语辞典》:翻毛儿(翻毛儿)  拼音:fān máo ér
北平方言:(1)起酥皮的。(2)皮革反面朝外的。
《漢語大詞典》:靻蹻
柔软的皮革鞋。《淮南子·氾论训》:“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乃为靻蹻而超千里,肩荷负儋之勤也。” 高诱 注:“靻蹻,靻靸也。” 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靻皆当为靼,字从旦不从且。説文:‘靼,柔革也。’(玉篇多达、之列二切)‘屩,屐也。’‘靸,小儿履也。’……今正文言靼蹻(与屩同),注文言靼靸,皆有韦履之名,则字当从旦。”
分類:柔软皮革
《国语辞典》:青黴  拼音:qīng méi
一种曲菌科青黴属的微生物。寄生于食品、皮革等有机物上,菌丝上挺生细长的柄,柄端生球形孢子,成熟时呈蓝、绿色。所分泌的青黴素,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国语辞典》:染革  拼音:rǎn gé
一种皮革工业的技术。将剪成花纹的镂花纸板放在牛、鹿等熟皮上印染。
《国语辞典》:皮雕  拼音:pí diāo
一种皮革工艺。在处理好的皮革上,先行描图打稿,再以雕刻刀、木槌等工具凿打、刻镂出层次深浅不同的花纹,最后上色渲染,完成作品。如:「利用皮革的可塑性,每一件皮雕作品均可融入作者的视觉美感及创意巧思。」
《国语辞典》:皮件  拼音:pí jiàn
毛皮或皮革制成的物件。如:「这家商店的皮件货色齐全,生意一向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