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形迹(形跡)  拼音:xíng jī
1.表露于外的动作举止。晋。陶渊明〈答庞参军〉诗:「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既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且自宽心。」也作「形踪」。
2.仪容礼貌。如:「不拘形迹」。《聊斋志异。卷八。局诈》:「我辈通家,原不以形迹相限。」
《國語辭典》:车辙(車轍)  拼音:chē chè
1.车辆所行经的道路。《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2.车辆驶过后所留下的痕迹。宋。陆游 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秦吴万里车辙遍,重到故乡如隔生。」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藓。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宋 周邦彦 《风流子·春景》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元 傅按察 《鸭头绿·钱塘怀古》词:“禁庭空、土花晕碧,輦路悄、呵喝声乾。”
(2).金属器皿表面长期受泥土剥蚀而留下的痕迹。 宋 梅尧臣 《古鉴》诗:“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兽角微讹。” 元 杨载 《卧钟》诗:“ 汉 殿经焚后,呺然卧草中。雕几牙板废,锈涩土花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土财主﹞买了一个鼎,据说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驳,古香古色。”
《漢語大詞典》:鸟迹(鳥跡)
亦作“ 鸟跡 ”。
(1).鸟的爪印。《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跡之道交於中国。” 宋 司马光 《夏日西斋书事》诗:“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古圣观天地之文,兽迮鸟迹而作书契。”
(2).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 晋 僧肇 宝藏论·广昭空有品:“实彼非此,实此非彼,鸟跡空文,奇特以现。”
(3).指鸟篆。 汉 蔡邕 《隶势》:“鸟跡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 唐 白居易 《鸡距笔赋》:“挫万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鸟迹落。”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九:“笑杀 钟 王 空妙笔,而今鸟跡是同文。”参见“ 鸟篆 ”。
《國語辭典》:鸟篆(鳥篆)  拼音:niǎo zhuàn
1.似鸟形的古篆字。参见「鸟虫书」条。《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
2.形似篆文的鸟迹。宋。陆游 新凉书事诗:「卧看鸟篆印苍苔,窗户凉生亦乐哉。」
《國語辭典》:鸿爪(鴻爪)  拼音:hóng zhǎo
比喻往事的痕迹。参见「雪泥鸿爪」条。元。柳贯〈大雪戏咏〉诗:「践迹嗔鸿爪,全生愧马蹄。」
《漢語大詞典》:酒痕
沾染上酒滴的痕迹。 唐 岑参 《奉送贾侍御史江外》诗:“ 荆 南 渭 北难相见,莫惜衫襟著酒痕。” 宋 陆游 《剑门道中遇微雨》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金 元好问 《送周帅梦卿之关中》诗之一:“狼藉麻衣见酒痕,忆君醉别柳边邨。”
分類:沾染痕迹
《國語辭典》:墨痕  拼音:mò hén
著墨的痕迹。如:「这字墨痕犹新,才写不久。」
《漢語大詞典》:水痕
水浸的痕迹。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 孙权 曾致巨象, 太祖 欲知其斤重,访之羣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 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唐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诗:“药椀摇山影,渔竿带水痕。” 宋 杨万里 《过沙头》诗之二:“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分類:水浸痕迹
《國語辭典》:深刻  拼音:shēn kè
1.严峻刻薄。《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义纵传》:「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顷狱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悯之。」
2.刻镂深入,难以忘怀。如:「我对她印象深刻。」
3.见解精辟透澈,含意深远。《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又言『庐陵年少,不宜镇襄阳,左仆射王暕在丧,被起为吴郡,曾无辞让』。其言深刻。」
《漢語大詞典》:烧痕(燒痕)
野火的痕迹。 宋 苏轼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诗:“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明 李昌祺 《过吴门》诗:“ 西施 去后屧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緑。” 清 查慎行 《元日出东便门》诗:“草短没烧痕,老杨交枯枝。”
分類:野火痕迹
《國語辭典》:一辙(一轍)  拼音:yī chè
相同、无变化。《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惟同大观,万殊一辙。」《红楼梦》第一回:「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
《國語辭典》:牵丝(牽絲)  拼音:qiān sī
1.丝,系印环用的丝绳。牵丝即执印绶,指做官。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2.缔结絪缘。参见「牵丝娶妇」条。
3.书法上指笔势往来之间所牵带的纤细痕迹。
《漢語大詞典》:牵丝戏(牽絲戲)
傀儡戏。盛行于 宋 代。傀儡多以木制,形体约一尺上下,四肢及头部和关系部分皆缀以线,表演者在上方提线操纵傀儡动作。也叫悬丝傀儡、提线木偶。参阅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百戏伎艺。 宋 刘克庄 《观傀儡》诗:“酒阑有感牵丝戏,也伴儿童看到明。”亦作“ 牵丝傀儡 ”。 宋 蒋捷 《沁园春·次强云卿韵》词:“高抬眼,看牵丝傀儡,谁弄谁收?”
《漢語大詞典》:潮痕
潮退后留下的痕迹。 唐 朱邺 《扶桑赋》:“山晴而瑞气初动,海晚而潮痕乍湿。” 唐 李嘉祐 《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诗:“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 唐 任翻 《秋晚郊居》诗:“海山藏日影,江月落潮痕。”
《國語辭典》:墨迹(墨跡)  拼音:mò jī
手写所留的原本。也指书画的真迹。《宋书。卷六九。范晔传》:「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也作「墨迹」。
《漢語大詞典》:沙痕
沙上的痕迹。 唐 王建 《上张弘靖相公》诗:“草开旧路沙痕在,日照新池凤跡重。” 宋 叶梦得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词:“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 清 查慎行 《雨后发丰乐镇渡漳河》诗:“青山濛濛作云气,白浪滚滚留沙痕。”
分類:沙上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