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寄生物  拼音:jì shēng wù
寄生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外,从其寄主获取有机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生物。
《国语辞典》:底栖生物(底栖生物)  拼音:dǐ qī shēng wù
长久生活于某一水域中的生物。其终生生活范围十分固定,有的生物且营附著性的生活,移动非常缓慢。如贝、珊瑚虫等。
《国语辞典》:饵料生物(饵料生物)  拼音:ěr liào shēng wù
供给幼鱼、幼虾等生物幼体作为食物的微小生物。如浮游性的藻类、线虫等。
《国语辞典》:生物碱(生物碱)  拼音:shēng wù jiǎn
生物体内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氮构成,具有碱性,可中和酸类,味苦,有毒性,常见的有吗啡、古柯碱、尼古丁等。生物碱多存在于植物体内,少数存于动物体内。
《国语辞典》:生物界  拼音:shēng wù jiè
生物能生存、成长的空间,称为「生物界」。也称为「生界」。
《国语辞典》:生物能  拼音:shēng wù néng
中医上指气,是存在活体内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能。
《国语辞典》:生物相  拼音:shēng wù xiàng
在生物地理区内,由于气候、土壤,及其他自然因子与生物因子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形成一些占地广大、范围清楚,且各有其主要的生物群聚而易于分辨的单位。
《國語辭典》:浮游生物  拼音:fú yóu shēng wù
自身无游泳能力,或泳动能力十分薄弱的水中生物体。随水的移动而漂流。可分动物性及植物性两种。如水母、藻类。
《國語辭典》:古生物学(古生物學)  拼音:gǔ shēng wù xué
研究生存于地质时代的各类生命的科学。研究素材为埋藏于地壳中的动、植物化石,分析其形态、类别、功能及演化关系,并藉以判定地层的地质年代等。主要为研究化石学(fossil study)。
《國語辭典》:古生物  拼音:gǔ shēng wù
埋藏在地层中之地质时代之生物,而绝大部分现在已经灭绝。
《漢語大詞典》:分子生物学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的科学。主要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界的基本特征。
《國語辭典》:海洋生物  拼音:hǎi yáng shēng wù
泛称生活在海中的动、植物。
《國語辭典》:生物防治  拼音:shēng wù fáng zhì
利用他种生物或病毒来消灭或减少植物的有害生物,如病害、昆虫、杂草的方法。其方式为将寄生物、捕食者引入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减少其数量。多用于农业害虫之防治。
《國語辭典》:生物工程  拼音:shēng wù gōng chéng
bioengineering
应用工程学的方法处理生物学及医学上的问题。
《漢語大詞典》:生物化学(生物化學)
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门边缘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