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蟹獴
哺乳动物,身体长约一尺,毛灰色、棕色、黑色相间,生活在水边,能游泳,捕食鱼、蟹、蛙等,毛皮珍贵,可以做衣服,我国长江下游以南各省有出产。通称“猸子”
《国语辞典》:秃鹰(秃鹰)  拼音:tū yīng
动物名。鸟纲鹫鹰目。为一种大型鹫。全身黑灰色,头部颈部只有稀疏的绒毛,性猛烈。产于蒙古。也称为「秃鹫」。
《国语辞典》:螫蝇(螫蝇)  拼音:zhē yíng
动物名。体灰色,有黑条纹,夏天在山野螫刺人畜为害。
《国语辞典》:榛鸡(榛鸡)  拼音:zhēn jī
动物名。鸟纲松鸡科。羽毛呈灰色,有红色斑点,尾巴有黑条纹,以植物的茎叶为主食。
《国语辞典》:辉铜矿(辉铜矿)  拼音:huī tóng kuàng
矿物名,成分为硫化铜。黑色或灰色,通常储藏在沉积岩中。辉铜矿是炼铜的主要矿砂,且容易把铜和硫分开。
《国语辞典》:海泡石  拼音:hǎi pāo shí
一种黏土矿物。呈白色、黄色或灰色。质轻,能浮在水面上,吸收能力强,可以用做乾燥剂、吸收剂等。
《国语辞典》:黑白画(黑白画)  拼音:hēi bái huà
1.闽南方言。指胡乱画。
2.只用黑、白、灰色而不用其他色调表现的画。
《国语辞典》:灰质(灰质)  拼音:huī zhí
大小脑外层及脊髓内部,由神经细胞所构成的灰色部分。
《国语辞典》:灰陶  拼音:huī táo
新石器时代,出产于华北地区最为普遍的灰色陶器。此乃继彩陶仰韶文化之后出现,商周时期亦大量制造,汉代沿袭,多用为陪葬物。
《国语辞典》:银灰色(银灰色)  拼音:yín huī sè
灰色中略带银光的颜色。如:「这辆银灰色的流线型跑车,看起来造价非凡。」
《国语辞典》:大叶合欢(大叶合欢)  拼音:dà yè hé huān
植物名。豆科合欢属,落叶大乔木。树皮暗灰色或褐色。偶数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二至八对,小叶六至八对,总柄近基部及先端各有一杯形大腺体。花淡绿黄色,腋生,总梗短而生多数头状花序,有芳香。荚果阔扁而薄,熟成淡黄色。种子扁平椭圆形,边材黄白色,心材暗褐色。树皮、种子可作药用。也称为「大合欢」。
《国语辞典》:链黴素(链黴素)  拼音:liàn méi sù
一种分离自灰色链丝菌的广效抗生素,是第一个用于治疗肺结核的抗生素。因易引起肾脏毒性、听神经失常等副作用,故仅作为第二线用药。
《国语辞典》:老三色  拼音:lǎo sān sè
大陆地区指过时的黑色、灰色、蓝色的服装颜色。
《国语辞典》:吸血蛭  拼音:xī xiě zhì
动物名。一种水蛭。环形动物蛭纲。背面呈绿灰色,有纵形纹。多生活于水田、池塘、泥沼中,吸吮其他动物的血液。
《国语辞典》:石版石  拼音:shí bǎn shí
一种细粒的石灰石。灰色稍带微黄,质极细密,能吸收水分及油质。可供石版印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