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旧时风味(旧时风味)  拼音:jiù shí fēng wèi
昔日的风情与滋味。明。陈汝元《金莲记》第八出:「怀金黛,想玉鬟,旧时风味尚依然,云笼宝髻凭谁掠?月觑纱窗只自眠。」
《国语辞典》:有滋有味儿(有滋有味儿)  拼音:yǒu zī yǒu wèi ér
1.菜肴好吃有滋味。如:「这道东坡肉燉得有滋有味儿,让大家吃得赞不绝口。」
2.兴趣很浓。如:「跨年联欢晚会上,大家看得有滋有味儿。」
《国语辞典》:猪八戒吃人参果(猪八戒吃人参果)  拼音: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
(歇后语)全不知滋味。猪八戒曾在五观庄吃人参果,囫囵吞下,不知其滋味。藉此讽刺人对事物一无所知。《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说的好容易!是云片糕!」
《国语辞典》: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拼音: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í
吃起来毫无滋味,丢弃又觉得可惜。语本《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比喻东西没什么用处,又舍不得丢掉。也作「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国语辞典》:饱人不知饿人饥(饱人不知饿人饥)  拼音: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
吃饱的人不知饥饿者的难过滋味。比喻不知他人的苦痛。《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我劝你快快走罢!」也作「饱汉不知饿汉饥」。
《国语辞典》:扎嘴  拼音:zhā zuǐ
东西滋味不好,吃了口里不舒服。如:「这李子又酸又涩,著实扎嘴。」
《国语辞典》:挂味儿(挂味儿)  拼音:guà wèi ér
形容韵味或滋味浓厚。多指优伶歌唱或菜肴烹调而言。
《漢語大詞典》:嘴道儿(嘴道兒)
辨别滋味的能力。红楼梦第一○三回:“那 香菱 也不觉咸,两个人都喝完了。我正笑 香菱 没嘴道儿,那里知道这死鬼奶奶要药 香菱 ,必定趁我不在,将砒霜撒上了,也不知道我换碗。”
《国语辞典》:有味儿(有味儿)  拼音:yǒu wèi ér
1.有味道。指菜肴滋味鲜美。如:「这盘鱼烧得很有味儿。」《红楼梦》第四三回:「若是还有生的,再炸上两块,咸浸浸的,吃粥有味儿。」
2.有韵味、情趣。如:「她京戏唱得很有味儿。」「她一举手一投足都很有味儿。」
3.恶臭的气味。如:「这盘菜摆太久,已有味儿了。」
《国语辞典》:六龟茶(六龟茶)  拼音:liù guī chá
高雄市六龟区所产的茶。茶汤滋味甘醇而厚重,且具有特殊的桂花香。
《國語辭典》:白不呲咧  拼音:bái bù cī liē
1.白得不好看。如:「这套洋装严重褪色,白不呲咧的实在难看。」
2.淡而无味。如:「这些菜白不呲咧的,真不够味。」
《國語辭典》:俏头(俏頭)  拼音:qiào tou
1.烹饪时加入的香菜、木耳、辣椒等配料,可增加菜肴的美味或色泽,称为「俏头」。
2.在戏曲或评书中令人喜爱的身段、道白等。
《漢語大詞典》:喷喷香(噴噴香)
(1).形容香味浓郁。如:八月的桂花喷喷香。
(2).形容吃东西有滋味。《花城》1981年第3期:“她和工人们一块抡起大锤锻打炉口、炉条和道钉,汗哗哗地流,饭吃得喷喷香,觉睡得甜蜜蜜。”
《國語辭典》:食不甘味  拼音:shí bù gān wèi
饮食无法辨别美味。形容忧虑烦躁或忙碌劳累的样子。《淮南子。泰族》:「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三国演义》第九七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也作「食不遑味」、「食不知味」、「食不终味」。
《漢語大詞典》:勺口儿
厨师烹调出的食物的滋味可口性。例如:那位师傅的勺口儿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