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巨鹿
1.古湖泽名。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北。又称广阿泽。
2.秦代县名。项羽破秦军处,在今河北省平乡县。
3.郡名。秦置,汉因之。唐名邢州,其地约当今河北省南自平乡任县至晋县藁城一带地区。
《漢語大詞典》:陵薮(陵藪)
山陵和湖泽。泛指山野。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漢語大詞典》:苦草
药草名。茅蒲类植物,生湖泽中,能治妇科病。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杂说:“岁欲苦,苦草先生。”原注:“葶藶。”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谚曰:‘甘草先生则麦熟,苦草先生则人疫。’甘草,薺;苦草,黄蒿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天雨花》第十三回:“参汤煎好忙忙送,又烧苦草那消停。”
《漢語大詞典》:池渊(池淵)
池和渊。泛指江河湖泽。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公仪休 相 鲁 , 鲁 君死,左右请闭门。 公仪休 曰:‘止。池渊吾不税, 蒙山 吾不赋,苛令吾不布。吾已闭心矣,何闭於门哉!’”
分類:江河湖泽
《漢語大詞典》:池泽(池澤)
指池沼湖泽。管子·八观:“ 江 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汉书·武帝纪:“今京师虽未为丰年,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
分類:池沼湖泽
《漢語大詞典》:都野
(1).都邑与郊野之地。《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民灵騫都野,鳞翰耸渊丘。” 李善 注:“都野,民灵所居。”亦指住于都邑与郊野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都野宗其荣盛,视听惊其炎贵。”
(2).古湖泽名。史记·夏本纪:“原隰厎绩,至于 都野 。”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地理志》: 都野 在 武威 ,名曰 休屠泽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都野泽 在 凉州 姑臧县 东北二百八十里。”按书·禹贡作“猪野”。
《漢語大詞典》:丹泽(丹澤)
古代湖泽名。《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方曰 渚资 ,曰 丹泽 。” 高诱 注:“盖近 丹水 ,因其名,故曰 丹泽 也。”
分類:湖泽
《漢語大詞典》:呕夷(嘔夷)
(1).水名。也叫 沤夷水 或 滱水 。源出 山西 浑源县 东南 枪锋岭 ,东南流入 河北 为 唐河 。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北曰 并州 ……其川 虖池 呕夷 。”
(2).古湖泽名。也叫 昭馀祁 。
《漢語大詞典》:芒消
亦作“ 芒硝 ”。 即硫酸纳。多产于含盐卤的湖泽地带。工业上用于制造玻璃、苏打等。中医学上称为“朴消”,用于治疗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燥结、痰热壅积等症。 晋 左思 《蜀都赋》:“其中则有青珠黄环,碧砮芒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五·朴消:“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生於盐卤之地,状似末盐……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消,在上有芒者为芒消,有牙者为马牙消。” 阮章竞 《漳河水》第二部:“ 苓苓 的男人‘二老怪’,大男人思想出色坏……想打破他老规程,芒硝进肚不能忍!”
《漢語大詞典》:楚池
左传·僖公四年:“ 楚国 方城 以为城, 汉水 以为池。”后因以“楚池”为 汉水 的别称。泛指 楚 地的江河湖泽。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长史卧病》:“愿缉 吴 山杜,寧袂 楚 池荷。” 唐 孟郊 《折杨柳》诗:“花惊 燕 地雪,叶映 楚 池波。”
《漢語大詞典》:曲衍
曲折的湖泽。《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王逸 注:“衍,泽也。”
分類:曲折湖泽
《漢語大詞典》:陂寖
池塘,湖泽。新唐书·藩镇传·吴元济:“尝败 韩全义 、 于頔 ,以是兵骄无所惮,内恃陂寖重阻,故合天下兵攻之,三年纔克一二县。”
分類:池塘湖泽
《國語辭典》:三江七泽(三江七澤)  拼音:sān jiāng qī zé
泛指江河湖泊。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宋。陆游 书怀绝句五首之五:「未驾青鸾返帝乡,三江七泽路茫茫。」
《漢語大詞典》:菹薮(菹藪)
水草繁茂的湖泽。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瀛壖委菹藪,地嶮隘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