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盘菜(盤菜)  拼音:pán cài
将菜色搭配,装盘出售的生鲜食品。也称为「盆菜」、「组合菜」。
《國語辭典》:清理  拼音:qīng lǐ
1.平治、平定。《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彊。」
2.整理、处理。《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但是这些书一齐出在上海,总得请制宪下个公事给上海道,叫他帮著清理清理才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五回:「不料当到第三年上,忽然来了个九省钦差,是奉旨到九省地方清理财赋。」
3.明白事理。《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桓阶等传。评曰》:「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陈书。卷二十四。周弘正传》:「观汝神情颖晤,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
《國語辭典》:铺床(鋪床)  拼音:pū chuáng
1.把被褥铺在床上,并拉平整理妥当。唐。韩愈〈山石〉诗:「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红楼梦》第五一回:「好姐姐,我铺床,你把那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上头的划子划上。」
2.婚期前夕或当日,女家先到夫家铺设新房,称为「铺床」。如:「旧时的铺床仪式有著多子多孙的寓意。」也称为「铺房」。
《國語辭典》:铺房(鋪房)  拼音:pū fáng
婚期前一日或当日,女家送茵褥、箕帚、器物至婿家,铺设新房,称为「铺房」。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前一日女家先来挂帐,铺设房卧,谓之『铺房』。」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前一日,女家先往男家铺房,挂帐幔,铺设房奁器具,珠宝首饰动用等物。」也称为「铺床」。
《國語辭典》:统计(統計)  拼音:tǒng jì
1.总括计算。《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所赚虽只毫釐,积少成多,一年统计,却也不在少数。」
2.蒐集同一范围内的事物,加以整理、计算,运用数字表示众多事实的特性,并观察其全体相关和演变情形,所作的比较、研究。
《國語辭典》:整装(整裝)  拼音:zhěng zhuāng
整理衣服、装备。如:「整装出门」。
《漢語大詞典》:修列
(1).撰写出来。汉书·司马迁传:“ 左丘 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 髕脚,兵法修列。”
(2).依次整理。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於是慨然以上追 唐 虞 三代荒絶之迹、修列先王法度之政为其任在己。”
《漢語大詞典》:记疏(記疏)
整理记录。 宋 苏轼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余性不慎语言,与人无亲疏,輒输写腑臟,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以此尤不可与深中而多数者处。”
分類:整理记录
《漢語大詞典》:收理
收拾并整理。例如:收理一下厨房。
分類:收拾整理
《漢語大詞典》:装治(裝治)
(1).整理行装。史记·封禅书:“於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其后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2).装裱古籍或字画。 南朝 宋 虞龢 《论书表》:“ 范曄 装治卷帖小胜,犹谓不精。”
《国语辞典》:修谱(修谱)  拼音:xiū pǔ
整理修订家族历史记载的族谱。如:「每过若干年,便要进行修谱的工作。」
《國語辭典》:内务(內務)  拼音:nèi wù
1.国内的政治事务。《公羊传。隐公二年》汉。何休。解诂:「凡书会者,恶其虚内务,恃外好也。」
2.宫廷内的事务。《南史。卷七○。循吏传。序》:「及登庸作宰,留心吏职。而王略外举,未遑内务。」
3.集体生活中室内的日常事务。如叠棉被、打扫地板等。
《國語辭典》:编写(編寫)  拼音:biān xiě
蒐集资料加以整理或创作。如:「他自行编写讲义,以辅助教学。」
《漢語大詞典》:绪次(緒次)
(1).整理编排。新唐书·郝处俊传:“初, 显庆 中, 令狐德棻 、 刘胤之 撰国史,其后 许敬宗 復加绪次。”
(2).头绪。 明 陆粲 《说听》卷下:“ 程公 同知 温州 ,领上官檄,检校咸塲,称度数日,茫无绪次。”
《漢語大詞典》:摄袂(攝袂)
整理衣袖。表示恭敬。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升中以祀羣望,摄袂而朝诸夏。”
《國語辭典》:梳理  拼音:shū lǐ
1.用梳子整理。如:「梳理狗毛」。《野叟曝言》第一九回:「一个丫鬟,拿著梳具,传夫人之命,来替白相公通发。又李夜间被打,髻发散乱,急需梳理,却见丫鬟少艾,引嫌辞谢。」
2.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或齿的机件使纤维排列一致,并清除其中短纤维和杂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