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万古流芳(萬古流芳)  拼音:wàn gǔ liú fāng
好名声永远流传。用以颂扬人的德行。元。无名氏《延安府》第四折:「汉廷汲黯忠,唐室魏徵良。见如今千载名扬,万古流芳。」也作「万古留芳」。
《漢語大詞典》:雁过留声(雁過留聲)
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将来撒手一走之后,叫我们姑爷在我坟头里,给我立起一个小小的石头碣子来……我也闹了一辈子,‘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算是这么件事。” 梁斌 《红旗谱》二七:“今年扛不好活,来年谁还肯雇?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呀!穷人们,扒住个碗沿子,不容易着哪!”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要是名声丑,活着又有么子味?”
《国语辞典》: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拼音:bù néng liú fāng bǎi shì,yě yào yí chòu wàn nián
(谚语)比喻只要成名即可,而不管其是好名声或坏名誉。「年」文献异文作「载」。《晋书。卷九八。桓温传》:「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国语辞典》: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拼音:rén guò liú míng,yàn guò liú shēng
(谚语)人生在世应该做些好事,留下好名声。《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也闹了一辈子,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算是这么件事,老弟,你瞧著行得行不得?」
《国语辞典》:争名逐利(争名逐利)  拼音:zhēng míng zhú lì
追逐名声、争取利益。形容人喜好名利,唯名利是图。《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四。青莲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也作「争名夺利」。
《国语辞典》:逐利争名(逐利争名)  拼音:zhú lì zhēng míng
形容人喜好名利,唯利是图。元。马钰〈满庭芳。行尸走骨〉词:「行尸走骨,逐利争名,伤神损气劳形。」也作「争名夺利」。
《国语辞典》:扬名显亲(扬名显亲)  拼音:yáng míng xiǎn qīn
博得好名声,以显扬父母。唐。白居易〈王庭凑曾祖五哥之可赠越州都督制〉:「奋发而励节许国,感激而扬名显亲。」《精忠岳传》第四八回:「特来奉托元帅,恳乞收在部下立功,得以扬名显亲,不胜感激。」
《国语辞典》:英风义气(英风义气)  拼音:yīng fēng yì qì
重义气的美好名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女儿久闻得此人英风义气,到有几分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