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得寸得尺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清 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得寸得尺,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
《漢語大詞典》: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上测定某物质所含各种成分数量多少的方法。
《國語辭典》:电量(電量)  拼音:diàn liàng
指物体所具电荷的量。系电流强度(单位为安培)与电流流动时间(单位为秒)的乘积,单位为库仑。
《漢語大詞典》:称斤掂两(稱斤掂兩)
计算重量。谓计较多少、轻重。 王愿坚 《粮食的故事》:“一次搞购粮工作,找全县的干部来布置任务,有个别干部,称斤掂两的,怕任务重了完不成。”
《漢語大詞典》:称物平施(稱物平施)
根据物品的多少,做到施与均衡。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孔颖达 疏:“称物平施者,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銖、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糴之贵贱因地腴瘠,假如腹里糴价五钱六钱,则穷边断是八钱九钱,奈何使苦寒与逸肥一样同折,非称物平施之义也。”
《漢語大詞典》:实际工资(實際工資)
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购买多少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与名义工资相对。
《國語辭典》:水过地皮湿(水過地皮溼)  拼音:shuǐ guò dì pí shī
比喻凡是有关系者都会得到好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他们送我的可倒都是道地实在货儿,你留著陆续作件衣裳。如今没别的,水过地皮湿。姑娘就是照师傅的话实打实的这么一点头。算你瞧得起这个师傅了。」
《漢語大詞典》:叫牌
合约桥牌中叫牌人请求搭挡提供一定情况的一种人为的叫牌
在特定情况下(例如桥牌中的确定王牌和要赢得多少墩牌)声称要取得什么结果
《漢語大詞典》:没丝也有寸(没絲也有寸)
谓多少有些关系。丝、寸都是小的计量单位。《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大姐姐也説的是,你又买了他房子,又娶他老婆。当初又与他汉子相交。既做朋友,没丝也有寸,教官儿也看乔了。”
《國語辭典》:颣节(纇節)  拼音:lèi jié
缝制衣物时,以线盘结,避免线头脱落。颣节的大小和多少,直接影响生丝品质。也作「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