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14,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土司
乡下
荆岑
中冀
领南
蛮峒
邦甸
秦头
国郊
乌拉
沙西
残邑
朔河
膻乡
粮仓
《國語辭典》:土司  拼音:tǔ sī
1.职官名。元、明以来,在西北、西南等蛮苗地区设置由少数民族的首领充任世袭的官职。《明史。卷七二。职官志》:「凡土司之官九级,自从三品至从七品,皆无岁禄。」
2.一种面包。参见「吐司」条。
《國語辭典》:乡下(鄉下)  拼音:xiāng xià
泛称城市以外,耕地比较多,人烟较疏的地方。《老残游记》第一三回:「俺们是乡下没见过世面的孩子。」
《漢語大詞典》:荆岑
(1). 荆山 。泛指古 楚国 境内的高山。语出 汉 王粲 《登楼赋》:“蔽 荆山 之高岑。” 唐 张说 《岳州九日宴道观西阁》诗:“凉云霾 楚 望,濛雨蔽 荆 岑。” 唐 王维 《送李太守赴上洛》诗:“丹泉通 虢略 ,白羽抵 荆 岑。”
(2).指 荆南 地区。 唐 杜甫 《荆南兵马使赵公大食刀歌》:“ 蜀江 如线针如水, 荆 岑弹丸心未已。”
《漢語大詞典》:中冀
古指 冀州 涿鹿 地区。相传 黄帝 杀 蚩尤 于此。逸周书·尝麦:“ 赤帝 大慑,乃説于 黄帝 ,执 蚩尤 ,杀之于 中冀 。”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黄帝 杀 蚩尤 於 中冀 ,名其地曰絶轡之野。”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埋 长狄 於 驹门 ,斩 蚩尤 於 中冀 。”后以“中冀之诛”指平定叛乱。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犯露蒙霜,度 雁门 之险;驰风击电,行 中冀 之诛。”
《漢語大詞典》:领南(領南)
指 五岭 以南的地区。领,古“岭”字。史记·货殖列传:“ 领 南、 沙北 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后汉书·南蛮传:“远涉万里,士卒疲劳,比至 领 南,不復堪鬭。”
《漢語大詞典》:蛮峒(蠻峒)
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笻竹杖 蜀中 无之,乃出徼外 蛮峒 。”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南越逸事:“ 南越 古 蛮峒 , 秦 时最强,俗尤善弩,每发铜箭,贯十餘人。”
《國語辭典》:邦甸  拼音:bāng diàn
京畿,古代天子直辖的地方。《书经。武成》:「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三七。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况臣等得生邦甸,幸遇盛明,身体发肤尽归于圣育,衣服饮食悉自于皇恩。」
《漢語大詞典》:秦头(秦頭)
指今 陕西省 汉中 地区。 宋 陆游 《病退颇思远游信笔有作》诗:“平日身如不繫舟,曾从 楚 尾客 秦 头。”
《漢語大詞典》:国郊(國郊)
(1).古指国都周围百里的地区,分近郊和远郊。周礼·秋官·野庐氏:“﹝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及野之道路。” 贾公彦 疏:“国郊,谓近郊、远郊。”
(2).指国之边境。晏子春秋·杂上二七:“﹝ 景公 ﹞乘馹而自追 晏子 ,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张纯一 校注引 高诱 曰:“郊,境也。”
《國語辭典》:乌拉(烏拉)  拼音:wū lā
1.一种土民当官差的制度。照例系轮派,多须照官价给酬。
2.一种大陆东北地区人民冬天穿著的鞋子。以整块牛皮制成,中置乌拉草,可保暖,防止冻伤。
《漢語大詞典》:沙西
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魏书·张彝传》:“海东杂种之渠, 衡 南异服之帅,沙西氊头之戎,漠北辫髮之虏,重译纳贡,请吏称藩。”
《漢語大詞典》:残邑(殘邑)
指民生凋敝的地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上兖州府蔡太君》:“惟昨年 骆马湖 之役,以工夫费繁,派及残邑,虽勉遵宪令,而地方骚然,有民不堪命之忧。”
分類:地区
《漢語大詞典》:朔河
指 河套 地区。 唐 王昌龄 《箜篌引》:“怜爱苍生比蚍蜉,朔 河 屯兵须渐抽。”
分類:河套地区
《國語辭典》:膻乡(羶鄉)  拼音:shān xiāng
匈奴以牛、羊肉为主食,故以借指匈奴地区。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娘娘!何必闷膻乡。」
《國語辭典》:粮仓(糧倉)  拼音:liáng cāng
贮存粮食的仓库。如:「这个大型的粮仓可以容纳上千吨的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