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休外
(1).谓官员休假在家。南史·荀伯玉传:“ 高帝 重 伯玉 尽心,愈见信任,使掌军国密事,权动朝右。每暂休外,轩盖填门。”参见“ 休沐 ”。
(2).犹言见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红娘 满捧金巵,夫人道箇无休外。” 凌景埏 校注:“无休外,不要见外的意思。”
《國語辭典》:休沐  拼音:xiū mù
休息沐浴。古时官吏五日或十日一休沐。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宝光寺》:「京邑士子,至于良辰美日,休沐告归,徵友命朋,来游此寺。」也作「休浣」、「休浴」。
《國語辭典》:优婆塞(優婆塞)  拼音:yōu pó sè
梵语音译。指受五戒的在家男性佛教徒。《大智度论》卷四:「若从上数,应先菩萨,次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次佛故。」也作「伊蒲塞」、「邬波索迦」。
《国语辞典》:住閒  拼音:zhù xián
北平方言。指失业赋閒在家。
《國語辭典》:守孝  拼音:shǒu xiào
父母或至亲死亡的一定期限内停止交际、娱乐,以示哀悼。《红楼梦》第五四回:「正好鸳鸯的娘前儿也没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边,我也没叫他家去走走守孝。」《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从此就在家里守孝,三年服满。」
《漢語大詞典》:散灯(散燈)
古代风俗,于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晚上在家中燃灯遍散各处以辟除不祥。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十三日,家以小琖一百八枚,夜灯之,徧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也。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 阿英 《“灯市”--〈金瓶梅词话〉风俗考之一》:“十三这一天,夜里张灯,家家以小钱(琖)一百零八枚,遍散在井、灶、门户、砧石一些地方,叫做‘散灯’。”
《漢語大詞典》:内困
(1).内部困厄。三国志·魏志·刘晔传:“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
(2).谓在家受贫困折磨。汉书·游侠传·原涉:“费用皆卬富人长者,然身衣服车马纔具,妻子内困。”
《漢語大詞典》:室祭
犹家祭。在家中对先人的祭祀。 宋 苏辙 《周论》:“今夫冠婚丧葬而不为之礼,墓祭而不庙,室祭而无所,仁人君子有所不安于其中。”
《國語辭典》:优婆夷(優婆夷)  拼音:yōu pó yí
梵语音译。指受五戒的在家女性佛教徒。《大智度论》卷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是声闻道。」也作「邬波斯迦」。
《漢語大詞典》:抱方
方领。古代深衣(在家闲居的衣服)的领口格式。礼记·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 郑玄 注:“袷,交领也。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 孙希旦 集解:“抱方,领之方也。”
《国语辞典》:不著家  拼音:bù zhuó jiā
不肯待在家里。《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范二郎閒时不著家,从下了定,便不出门。」
《漢語大詞典》:不着家
不在家。《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范二郎 閒时不着家,从下了定,便不出门,与哥哥照管店里。”
分類:不在在家
《国语辞典》:瞰亡  拼音:kàn wáng
趁主人不在家时登门拜访。语本《孟子。滕文公下》:「阳货瞰孔子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國語辭典》:父权(父權)  拼音:fù quán
在父系制度下,父亲所拥有的生产支配权及亲权。
《漢語大詞典》:处妇(處婦)
待在家中的妇女。指征夫之妻。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升》:“东山救乱,处妇思夫,劳我君子,役无休已。” 汉 刘向 《九叹·怨思》:“征夫劳於周行兮,处妇愤而长望。”
《漢語大詞典》:接脚夫
亦称“ 接脚壻 ”。 旧指夫死后妇女在家再招之夫。 宋 袁采 袁氏世范·收养义子当绝争端:“娶妻而有前夫之子,接脚夫而有前妻之子,欲抚养不欲抚养,大不可不早定。”《朱子语录》卷一○六:“昔为 浙东 仓时, 绍兴 有继母,与夫之表弟通,遂为接脚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林乔》:“﹝ 林乔 ﹞旋登 徐元杰 之门……既而 元杰 家为伐柯一村豪家,为接脚壻。”亦省称“ 接脚 ”。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夫既葬,村人不知礼教,欲纳一人为夫,俚语谓之接脚。”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老汉自到 蔡婆婆 家来,本望做个接脚。”
分類:妇女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