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忧国如家(忧国如家)  拼音:yōu guó rú jiā
忧虑国事,就如惦念家事一般。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朕。」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以臣之愚,以为宜求纯信之士,骨鲠之臣,忧国如家,忘身奉上者,超其爵位,置在左右。」
《国语辞典》:忧国忘家(忧国忘家)  拼音:yōu guó wàng jiā
一心忧虑国事,把家庭私事置诸度外。《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臣每览史传,见忧国忘家,捐生报德者,未曾不抚卷叹息,以为今古共情也。」
《国语辞典》:忧国忘身(忧国忘身)  拼音:yōu guó wàng shēn
忧劳国事,不顾自身安危得失。《晋书。卷六四。武十三王传。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明史。卷一七○。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国语辞典》:忧国忘私(忧国忘私)  拼音:yōu guó wàng sī
忧虑国事,将个人私务弃置一旁。《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馀财。」《古文苑。卷一九。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国语辞典》:忧国恤民(忧国恤民)  拼音:yōu guó xù mín
忧虑国事,怜恤百姓。汉。徐干《中论。卷下。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也作「忧国哀民」。
《国语辞典》:忧国忧时(忧国忧时)  拼音:yōu guó yōu shí
忧虑国事及时局。如:「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应具有忧国忧时的胸怀。」
《国语辞典》:忧公无私(忧公无私)  拼音:yōu gōng wú sī
一心忧劳国事,毫不顾及私利。三国魏。桓范《世要论。臣不易》:「陈之于主,行之于身,志于忠上济事,忧公无私。」也作「忧公忘私」。
《漢語大詞典》:惰君
败坏国事之君。晏子春秋·谏上七:“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以覆社稷,危宗庙。”
分類:败坏国事
《漢語大詞典》:国而忘家(國而忘家)
谓为国事而忘其家。 汉 贾谊 《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於心无愧。” 郭沫若 《水平线下·第一日》:“象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人,泱泱的 中国 中,究竟能有几个?”
分類:国事忘其
《國語辭典》:南洋大臣  拼音:nán yáng dà chén
职官名。为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清咸丰十年设置,由两江总督兼任,职掌江苏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长江沿岸一带的洋务、海防及关政。
《國語辭典》:南洋  拼音:nán yáng
1.清时称江苏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长江沿岸一带为「南洋」。
2.群岛名。位于亚洲南部的群岛。参见「南洋群岛」条。
《漢語大詞典》:矫国革俗(矯國革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於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 司马贞 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國語辭典》:庙堂之器(廟堂之器)  拼音:miào táng zhī qì
国宝。比喻可担当大任的才具。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果有神威不可当,庙堂之器岂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