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最高法院  拼音:zuì gāo fǎ yuàn
为全国最高级的审判机关,设于国民政府所在地。不服第一审及第二审的诉讼案件,可上诉该院判决。地位性质相同于旧时的大理院。
《国语辞典》:国家总动员(国家总动员)  拼音:guó jiā zǒng dòng yuán
国家发生战争或处于非常时期,政府集中运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等,以增加国防力量的一切措施及行动。
《国语辞典》:共同通讯社(共同通讯社)  拼音:gòng tóng tōng xùn shè
日本在西元一九四五年时,于东京所成立的全国新闻事业合作性、非营利的通讯组织。
《国语辞典》:行政院环境保护署(行政院环境保护署)  拼音:xíng zhèng yuàn huán jìng bǎo hù shǔ
为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属的机关,主管全国环境保护行政事务。设综合计画、水质保护、空气品质保护及噪音管制、环境卫生及毒物管理、废弃物管理、管制考核及纠纷处理、环境监测及资讯等处。简称「环保署」。
《国语辞典》:提刑肃政廉访使(提刑肃政廉访使)  拼音:tí xíng sù zhèng lián fǎng shǐ
职官名。元代于全国各道均设提刑按察司,后改为肃政廉访司,置廉访使二员,正三品。掌管纠察该道的官吏善恶、政治得失和狱刑等事。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只因老夫廉能清正,节操坚刚,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
《国语辞典》:国家总动员法(国家总动员法)  拼音:guó jiā zǒng dòng yuán fǎ
政府在战争时为了集中运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强国防力量,以争取胜利而制定的法规。
《国语辞典》:国土资讯系统(国土资讯系统)  拼音:guó tǔ zī xùn xì tǒng
结合全国各种具有空间分布特性之地理资料,以分工合作方式达到资料共享与多目标应用之整合性分散式地理资讯系统。在此系统中可提供如土地使用情形、人口分布、物产、人文等资料。可作为相关决策之重要依据。
《国语辞典》:车同轨,书同文(车同轨,书同文)  拼音:chē tóng guǐ,shū tóng wén
秦始皇初定天下,为使政令能通行全国,遂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宽度及文字等。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用以比喻统一天下。
《国语辞典》: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  拼音:guó lì zhōng yāng tú shū guǎn
为收藏保管全国文献的机构,于民国二十二年由教育部筹备成立。其下设有采访、编目、阅览、特藏、总务等组。负有保存文化、阐扬学术、配合研究、推行社教及领导全国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为一具文化性、学术性与参考性的国家图书馆。已于民国八十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改名为「国家图书馆」。
《国语辞典》:行政院卫生署(行政院卫生署)  拼音:xíng zhèng yuàn wèi shēng shǔ
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属的机关,掌理全国卫生行政事务。分设医政、药政、食品卫生、企划等处,以及中央健康保险局、药物食品检验局、国民健康局等机关。
《国语辞典》:行政院主计处(行政院主计处)  拼音:xíng zhèng yuàn zhǔ jì chù
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属的机关,掌理全国岁计、会计、统计事宜。分设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秘书室、视察室及总务司等。
《国语辞典》:中央警察大学(中央警察大学)  拼音:zhōng yāng jǐng chá dà xué
我国培育警政干部的最高学府,统一办理全国警官教育,并承接各政府机关如海岸巡防署、移民署、消防署委办之教育训练。民国二十五年成立于南京,先总统蒋中正为首任校长。四十三年在台湾复校,四十六年增办四年大学制本科教育。其后各系陆续创设研究所。原称为「中央警官学校」,八十四年改为「中央警察大学」。简称「警大」。
《国语辞典》:中央政治会议(中央政治会议)  拼音:zhōng yāng zhèng zhì huì yì
中国国民党实行训政的全国最高指导机关。设于中央党部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负责讨论及议决国家立法、施政及军事大计。其委员由中央执行委员及监察委员中推选任命之。
《国语辞典》:徇国忘家(徇国忘家)  拼音:xùn guó wàng jiā
为保全国家而不顾一己家庭的安危。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至若义感于内、诚动于中,徇国忘家,恤人犹己。」宋。陆游〈贺莆阳陈右相启〉:「方孤论折群邪之锐,盖一身为众正之宗,徇国忘家,惟天知我。」
《国语辞典》:刑部尚书(刑部尚书)  拼音:xíng bù shàng shū
职官名。刑部的长官,掌全国律令、刑法、徒隶等政。唐代时称为「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