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彫虫(彫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清。王鹏运〈沁园春。词告主人〉词:「叹壮夫有志,彫虫岂屑?」也作「雕虫」。
《國語辭典》:雕虫(雕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也作「彫虫」。
《國語辭典》:雕虫篆刻(雕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也作「彫虫篆刻」。
《國語辭典》:彫虫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雕虫、刻符的小技艺。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也作「雕虫篆刻」。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也称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分類:教民蚕桑
《國語辭典》:末俗  拼音:mò sú
晚近的风俗。《汉书。卷八三。朱博传》:「今末俗之弊,政事繁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
《國語辭典》:下手  拼音:xià shǒu
1.动手做。唐。曹唐 小游仙诗九八首之五一:「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若去劫他时,不消贤弟下手。」
2.下方或后面的位置。《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见一所林子里走出两个人来,上手的是陈乾娘,下手的是王婆。」《红楼梦》第四七回:「一时,鸳鸯来了,便坐在贾母下手。」也作「下首」。
3.知识浅陋或技能低劣的人。清。恽敬〈与李爱堂书〉:「今敬表春麓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睹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
4.游戏、赌博或行酒令时,下一个轮到的人。也称为「下家」。
《國語辭典》:樗栎(樗櫟)  拼音:shū lì
1.樗和栎都是木质粗松的木头,虽大而无用。见《庄子。逍遥游》、《庄子。人间世》。后以樗栎比喻无用的人。
2.自谦无用之人。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三。麻疯女邱丽玉》:「自惭樗栎,仰托茑萝,良所深愿。」
《漢語大詞典》:卑栖(卑棲)
谓居于低下的地位。 唐 皇甫冉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诗:“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 宋 范仲淹 《西溪书事》诗:“卑栖曾未託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
分類:低下地位
《國語辭典》:卑湿(卑溼)  拼音:bēi shī
低下潮湿的地方。「湿」文献异文作「湿」。《汉书。卷四八。贾谊传》:「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
《漢語大詞典》:地寒
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郭子》:“ 王浑 妻 钟 有女甚贤明,令 武子 为妹择佳婿……母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非长年,不足展其才用。’” 宋 陆游 《长信宫词》:“地寒祚薄兮,自貽不祥。”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仇隙:“ 李揆 秉政, 苗晋卿 荐 元载 。 揆 自恃门望,以 载 地寒,意甚轻之。”
《漢語大詞典》:疏贱(疏賤)
亦作“疎贱”。
(1).指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韩非子·主道:“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汉书·梅福传:“博览兼听,谋及疏贱。”《晋书·熊远传》:“求才急於疏贱,用刑先於亲贵,然后令行禁止,野无遗滞。” 唐 白居易 《拣贡橘书情》诗:“踈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宋 陆游 《辞免赐出身状》:“重念某一介疏贱,行能无取。”
(2).谓关系疏远,地位低下。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疏贱者奋飞以择木,縶制者曲从而朝隐。”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闻古者所以採庶人之议,为其疏贱而无嫌也。” 清 陈维嵩 《水龙吟·上观察金长真先生》词:“伏謁辞疎贱,况盈盈 鄂君 舟便。”
(3).疏远轻视。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下:“盖 元 朝任官,惟尚门第,非国人右族,不轻授以爵位,至於南产,尤疎贱之。”
《漢語大詞典》:庸虚
(1).才能低下,学识浅薄。自谦之词。陈书·高祖纪上:“ 高祖 泣谓 休悦 曰:‘僕本庸虚,蒙国成造。’”北史·儒林传下·刘炫:“以此庸虚,屡动宸眷;以此卑贱,每升天府。”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吾以庸虚,受兹顾命。” 胡三省 注:“庸,言身无所能,虚,言胸中无所有;谦词也。”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虽僕庸虚,其敢復顾时人讥笑,畏忌衔忍,不一吐所怀,以答高义,塞厚望耶?”
(2).指学识浅陋、才能低下的人。自谦之词。 宋 苏轼 《贺提刑马宣德启》:“畴咨明哲,宣布厚恩。匪惟凋瘵之获苏,抑亦庸虚之知勉。”
《國語辭典》:贱妾(賤妾)  拼音:jiàn qiè
1.地位卑下的妾。《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
2.称谓。妻子对丈夫的自谦之词。汉。无名氏〈东门行〉:「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國語辭典》:下位  拼音:xià wèi
1.卑贱、低下的地位。《易经。乾卦》:「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左传。襄公九年》:「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2.低下的座位。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功多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存,只饮酒,不簪花。」也作「下座」。
《國語辭典》:湫隘  拼音:jiǎo ài
居处低湿狭小。《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唐。白行简《李娃传》:「惧其浅陋湫隘,不足以辱长者所处,安敢言直耶。」
分類:低下狭小
《漢語大詞典》:荒秽(荒穢)
亦作“ 荒薉 ”。
(1).犹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五代 齐己 《春草》诗:“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清 顾炎武 《玉田道中》诗:“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薉。” 胡适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夫所谓种植耕稼者,不过以一举手、一投足之劳,扫荒薉,培所欲之植物而已。”
(2).犹荒废。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於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溺职废官,荒秽不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 唐 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
(3).犹污秽。亦谓稀少而低下。 宋 秦观 《睡足轩》诗之一:“地撤蔽亏僧界浄,人除荒秽玉奩空。” 鲁迅 《集外集拾遗·〈北平笺谱〉广告》:“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
《國語辭典》:养拙(養拙)  拼音:yǎng zhuó
涵养质朴的性情。《文选。潘岳。闲居赋》:「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唐。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五首之二:「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