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元宝(元寶)  拼音:yuán bǎo
1.重五十两的银锭。
2.中国古代铸有「元宝」字样的钱。最早见于五代后晋高祖于天福年间所铸的「天福元宝」,元代世祖又以库银为元宝。后都泛指形似马蹄的银锭。
《国语辞典》:宜春帖  拼音:yí chūn tiě
旧俗在立春日用来祝贺新春,上有宜春二字的帖子。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
《漢語大詞典》:连文(連文)
(1).谓二字相连为词。 唐 张守节 史记正义·音字例:“一字单録,乃恐致疑;两字连文,检寻稍易。”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孟子二》“又从而礼貌之”:“古人言容貌,亦言容体,故以体貌连文。”
(2).指连数字而成文。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称谓例:“下文‘嗣举奠盥入’。按:嗣、举、奠三字连文。”
《國語辭典》:正格  拼音:zhèng gé
格律诗常用的格式,相对于偏格而言。如近体五言诗第二字必仄起、七言诗第二字必平起即称为「正格」。
《國語辭典》:合声(合聲)  拼音:hé shēng
1.声音符合旋律、节奏。《周礼。春官。大胥》:「秋颁学合声。」北周。庾信〈灯赋〉:「楚妃留客,韩娥合声。」
2.将二字合读成一字的音。《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经部。小学类三。钦定音韵阐微》:「惟我国书十二字头,用合声相切,缓读则为二字,急读则为一音,悉本乎人声之自然。」
3.齐声。如:「每天清晨,寺庙里的师父们都会合声诵念经文。」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语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东,德红切」、「反,甫晚切」。
《國語辭典》:木母  拼音:mù mǔ
1.梅。梅字可拆为木、母二字,故称为「木母」。唐。元结〈演兴。初祀〉诗:「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孙为桷兮木母榱。」
2.依母亲生前形状刻制的木像。《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纪》:「始居文宣太后忧,依丁兰作木母。」
分類:生母二字
《漢語大詞典》:玉琼(玉瓊)
北斗第二星天璿的美称。 晋 张骏 《东门行》:“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按,璿、琼二字,古书多相乱。见 清 马寿龄 《说文段注撰要》卷一。天璿,今作天璇。
《漢語大詞典》:焉乌(焉烏)
“焉”“乌”二字形似,因泛指字形相似而易混淆的汉字。 宋 宋祁 《代人乞出表》:“辨色立朝,足居多於跛倚;书思记命,目不辨於焉乌。”参见“ 乌焉 ”。
《漢語大詞典》:乌焉(烏焉)
乌、焉字形相似,容易致误。泛指文字讹误。事物异名录·书籍·书讹引 宋 董逌 《除正字谢启》:“乌焉混淆,鱼鲁杂揉。” 清 鲍廷博 《〈履斋示儿编〉跋》:“﹝ 卢文弨 、 孙志祖 ﹞互相讐勘,不特尽扫乌焉之误;於 履斋 千虑之失,亦时时有所纠正焉。”参见“ 乌焉成马 ”。
《漢語大詞典》:互反
谓二字先按一般反切方法相切,然后颠倒相切,从而得出两字之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反切证义:“ 孙炎 作反语,后又互反之……吴志·诸葛恪传云:‘成子阁者,反语石子冈也。’宋书·五行志同,晋书·五行志作‘常子阁’。”按照古音,“常阁”相切得“石”字之音,“阁常”相切得“冈”字之音,故云“互反”。
《国语辞典》:衍极(衍极)  拼音:yǎn jí
书名。元郑杓撰,五篇。每篇各一卷,取篇首二字为篇名。其书自仓颉至元代,凡古人篆籀以及书法之变,皆在所论。
《漢語大詞典》:仄起
(1).倾斜突起。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忽巨石仄起如龟脊,左右絶壑万仞,从脊上跼步以行,行者皆股慄。”
(2).近体诗的起句形式。指首句第二字为仄声。如五律首句为仄仄平平仄,七律首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漢語大詞典》:木孙(木孫)
槂的别名。“槂”拆字为“木”“孙”二字。 唐 元结 《演兴》诗之二:“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孙为桷兮木母榱。”
分類:拆字二字
《漢語大詞典》:基步
犹初步。 郭沫若 《我的作诗的经过》:“我虽然没有做过八股,但却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
《國語辭典》:语妙绝伦(語妙絕倫)  拼音:yǔ miào jué lún
言语精妙,无可相比。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科场对》:「因对云:『蒋径荒芜,大戛含冤呼大卞;姚墟榛莽,秋农一笑对秋吟。』语妙绝伦。」
《國語辭典》:天花板  拼音:tiān huā bǎn
屋内栋梁下面装置的薄木板,用以防尘、隔热、隔音和装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