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竹孙(竹孫)  拼音:zhú sūn
旁出的竹根,末端生竹,称为「竹孙」。宋。范成大〈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诗三首之二:「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
《漢語大詞典》:暗沙
海中成片的珊瑚礁向上生长,距离水面较近的叫暗沙。我国 南海 有 金盾暗沙 、 曾母暗沙 等。
《國語辭典》:森林  拼音:sēn lín
树木密生的宽广地区。如:「森林兼具木材供应、水土保持、观光休憩等功能,是重要的天然资源之一。」
《漢語大詞典》:地毛
(1).莎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莎草香附子
(2).指地面上生长的庄稼、树木等。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是时禁旅不能徧及,降将武夫,乘机煽虐,所至地毛如洗。”
《國語辭典》:两栖(兩棲)  拼音:liǎng qī
1.能够生活或活动于水中和陆上。如青蛙为两栖动物。
2.比喻兼属于两个团体或跨越两种不同性质行业的人。如:「他既是政府官员,又是著名的学者,可算是学官两栖,表现不凡。」
《國語辭典》:附生  拼音:fù shēng
1.古时初考入府、州、县学,而无廪膳可领的生员,称为「附生」。《六部成语注解。礼部》:「附生:文学较优给有廪膳者,乃为正生员;其未得廪膳者,名曰附生。」也称为「附学生员」。
2.攀附而生。如:「菟丝与女萝都属附生性植物。」
《漢語大詞典》:木渐(木漸)
谓树木向上生长。语出易·渐:“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后因以“木渐”比喻君子以道义为根基,德业日新。 汉 扬雄 《法言·学行》:“请问‘木渐’。曰:‘止於下而渐於上者,其木也哉!亦犹水而已矣。’” 李轨 注:“止於下者根本也,渐於上者枝条也。士人操道义为根本,业贵无亏;进礼学如枝条,德贵日新。”
《國語辭典》:重颖(重穎)  拼音:chóng yǐng
双穗。《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嘉禾重颖,蓂荚载芬。」《文选。陆机。答张士然诗》:「嘉谷垂重颖,芳树发华颠。」
分類:上生
《漢語大詞典》:羽民
古代传说中身上生羽毛的人。《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胷民,羽民。”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结胸反舌一臂人兮,跂踵交脛与羽民兮。”
《國語辭典》:鸡眼(雞眼)  拼音:jī yǎn
因角质层增生形成的小圆硬块,样子像鸡的眼睛,故称为「鸡眼」。常出现于足趾及足底前端,多因穿著过紧的鞋子或足骨原来就有畸形,使足部皮肤长期受刺激而引起,常因疼痛而影响行走。
《國語辭典》:复叶(複葉)  拼音:fù yè
一枚叶上具有两枚以上的小叶,小叶之叶腋必不具腋芽者。如:「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单身复叶」。
《漢語大詞典》:虱蚁
同“蝨蚁”。鱼身上生白点或黑点的病症。 清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八:“一交秋令,水自澄清,无俟添换矣。缸内不放兰草,一恐鱼虫藏匿致鱼不得食,二恐草烂水臭以致鱼生蝨蚁之患。”
《國語辭典》:雀斑  拼音:què bān
皮肤表面所生的褐色细点,系因体质及日晒所引起的局部黑色素积集现象。
《国语辞典》:耻丘(耻丘)  拼音:chǐ qiū
人体外生殖器上方隆起的部分,其上生有阴毛。
《漢語大詞典》:杨妃垢(楊妃垢)
铜镜上生成的氧化物的俗称。正字通·金部:“又,锈,镜锈,镜上緑也,俗名 杨妃 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