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68,分138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龙手
龙笛
龙湖
龙螭
龙断
龙宅
生龙
龙洲
龙绡
龙梭
龙河
龙船
龙走
龙虎气
龙峰
《骈字类编》:龙手(龙手)
本草拾遗龙手藤出安荔浦石上向阳者叶如龙手味甘温无毒
《漢語大詞典》:龙笛(龍笛)
亦作“ 龙篴 ”。 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 汉 马融 《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叶笙鏞之律吕,叅钟石之经纬,於是凤簫輟吹,龙笛韜吟。” 宋 姜夔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词:“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元史·礼乐志五:“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
分類:据说水中
《漢語大詞典》:龙湖(龍湖)
(1).古代传说 黄帝 乘龙升天之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脱屣高天,登遐上玄。龙湖超忽,象野芊绵。”参见“ 鼎湖 ”。
(2).喻指朝廷。 唐 许天正 《和陈元光平潮寇》:“龙湖膏泽下,早晚徧枯穷。”
《國語辭典》:鼎湖  拼音:dǐng hú
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著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魏书。卷六五。李平传》:「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 挽文山丞相诗:「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骈字类编》:龙螭(龙螭)
宋 韩维 遗吴冲卿大飨碑文 苍碑剥龙螭,突兀古殿侧。
《漢語大詞典》:龙断(龍斷)
垄断。龙,通“ 垄 ”。本指独立的高地。引申为独占其利。孟子·公孙丑下:“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於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赵岐 注:“龙断,谓堁断而高者也;左右占视,望见市中有利,罔罗而取之。”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通番之始:“ 大西洋 人,后至而思龙断焉。” 清 黄遵宪 《番客篇》:“龙断兼贋鼎,巧夺等劫掠。”
《漢語大詞典》:龙宅(龍宅)
龙宫。 清 曹寅 《读梅耦长西山诗》:“杖履凌云巔,行歌弔龙宅。”
分類:龙宫
《韵府拾遗 冬韵》:生龙(生龙)
拾遗记方丈之山东有龙场有龙皮骨如山阜布散百顷遇其蜕骨之时如生龙
《骈字类编》:龙洲(龙洲)
唐 李贺 感讽五首 其一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宋 叶适 送巩仲同 天催鹡鸰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
《漢語大詞典》:龙绡(龍綃)
(1).即鲛绡。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有龙綃宫, 泉先 织綃之处。” 唐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綃杂琼珮。” 清 陈维嵩 《女冠子·本事》词:“始青天上,小织龙綃几两。”参见“ 鮫綃 ”。
(2).比喻薄如鲛绡之物。 闽 徐夤 《荔枝》诗之一:“龙綃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按,据本草纲目·果三·荔枝,荔枝壳有皱纹如罗。 宋 辛弃疾 《瑞鹤仙·赋梅》词:“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綃衬着。”按,此指梅花的花瓣。
《國語辭典》:鲛绡(鮫綃)  拼音:jiāo xiāo
1.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绢、薄纱。唐。李峤 诗:「妙夺鲛绡色,光腾月扇辉。」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歌〉:「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2.丝制手帕、手绢。唐。唐彦谦 无题诗一○首之一○:「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漢語大詞典》:龙梭(龍梭)
(1).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后因以“龙梭”为织梭的美称。 唐 李贺 《有所思》诗:“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梭攒双蛾。” 宋 苏轼 《和仲伯达》:“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清 方履篯 《祭董母庄太宜人文》:“犹陈象服,虚佇龙梭。”
(2).小战船。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筹》:“始则击破其尾棚,继復击沉其华艇,以龙梭而当其火船。”
分類:战船
《骈字类编》:龙河(龙河)
陈琳文龙河之师羸兵前诱
分类:龙河
《國語辭典》:龙船(龍船)  拼音:lóng chuán
刻饰成龙形的船。也称为「龙舟」。
《骈字类编》:龙走(龙走)
唐 白居易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 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
《漢語大詞典》:龙虎气(龍虎氣)
(1).王气;天子气。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宋 陈与义 《和尹潜感怀》:“共説 金陵 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参见“ 龙虎 ”。
(2).兵气;兵戎之气。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一:“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羣。”按,此指龙虎军之气。 元 王逢 《无题》诗之三:“ 滦水 天迴龙虎气, 榆林 风逐马驼声。”
(3).丹气。炼丹时产生的气。 元 叶广居 《题西泠隐居》诗:“丹井夜交龙虎气,碧霄春躡凤凰翎。”
《國語辭典》:龙虎(龍虎)  拼音:lóng hǔ
1.比喻杰出的人物。魏。应璩〈与尚书诸郎书〉:「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会。」
2.道家称水火为「龙虎」。《真龙虎九仙经》:「凡修道造金丹,须凭龙虎,水火也。」
3.术数用语。指墓旁左右的二砂。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明。缪希雍《葬经翼。四兽砂水篇七》:「贴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龙虎者,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
《骈字类编》:龙峰(龙峰)
阎随侯西岳望幸赋见鸡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