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喷鼻
龙鼻
鼻绳
没巴鼻
牛鼻
鼻端白
磨盾鼻
鼻凹
鼻耳
玉鼻
大鼻
鼻上
鼾鼻
鼻亭
穴鼻
《國語辭典》:喷鼻(噴鼻)  拼音:pèn bí
香气扑鼻。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骈字类编》:龙鼻(龙鼻)
李孝先有观龙鼻水诗
《漢語大詞典》:鼻绳(鼻繩)
指拴在牛鼻上的绳子。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置其絼,共其水槀”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絼,著牛鼻绳,所以牵牛者。”
《國語辭典》:没巴鼻(沒巴鼻)  拼音:méi bā bí
无根据、没来由。《朱子语类辑略。卷三。力行》:「人生都是天理,人欲却都是后来没巴鼻底。」《野叟曝言》第一回:「『此地空馀黄鹤楼』,曰『空馀』,是没巴鼻事,我只见楼,不见黄鹤也。」也作「没巴避」、「没巴臂」、「无巴鼻」、「无把臂」、「无巴壁」、「无巴避」、「无笆壁」。
《骈字类编》:牛鼻
齐书明帝纪王子侯旧乘缠帷车高宗独乘下帷仪从如素士公事混挠贩食人担火误烧牛鼻豫章王白世祖世祖笑焉无搜神记夏侯宏自云见鬼与其言语镇西谢尚曰我 嗣是我一身之罚宏经时无所告后忽逢一鬼乘新车从十许人著青丝布袍宏前提牛鼻车中人谓宏曰何以见阻宏曰欲有所问镇西将军谢尚无儿此君风流令望不可使之绝嗣车中人动容曰君所道正是仆儿年少时与家中婢通誓约不再婚而违约今此婢死在天诉之是故无儿宏具以告谢曰吾少时诚有此事
分类:牛鼻
《漢語大詞典》:鼻端白
佛教修行法之一。注目谛观鼻尖,时久鼻息成白。《楞严经》卷五:“世尊教我及 拘絺罗 观鼻端白,我初諦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动世界,徧成虚浄,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 宋 黄庭坚 《谢曹方惠物》诗:“注香上褭褭,映我鼻端白。”
《漢語大詞典》:磨盾鼻
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亦省作“ 磨盾 ”。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或可执鞭,愿供磨盾。”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 程君 磨盾亦奇才,一挥万汇驱风埃。”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國語辭典》:鼻凹  拼音:bí āo
鼻翼两端凹下去的部位。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我著些气呵暖我这冻拳头,再著些唾揩光我这冷鼻凹。」也称为「鼻洼」、「鼻洼子」。
分類:鼻翼凹下
《韵府拾遗 纸韵》:鼻耳
唐书王君廓传君廓往击建德至发愤大呼鼻耳皆流血
《骈字类编》:玉鼻
李廓长安少年行犬娇眠玉鼻鹰掣撼金铃罗又元史舆服志金攀龙口玳瑁钉舄一重底红 面白绫托里如意头销金罗缘口玉鼻
《骈字类编》:大鼻
汉书陈遵传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废长八尺馀长头大鼻容貌甚伟
《漢語大詞典》:鼻上
鼻准;鼻尖。《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程士德 等注:“鼻上,即鼻准头,又称面王,为脾胃之色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
分類:鼻上鼻尖
《國語辭典》:鼾鼻  拼音:hān bí
沉睡中,鼻息所发出的声音。如:「室友的鼾鼻吵得令人睡不著。」
《漢語大詞典》:鼻亭
(1).古地名。在今 湖南 道县 北,接 永州市 界。相传 舜 封弟 象 于此。《汉书·昌邑王刘贺传》“ 舜 封 象 於 有鼻 ” 唐 颜师古 注:“ 有鼻 在 零陵 ,今 鼻亭 是也。”
(2).指 舜 弟 象 。亦借指动物之象。 清 吴伟业 《象》诗:“神象何年至,传闻自战塲…… 越 人归驾驭,未许鼻亭狂。”
《漢語大詞典》:穴鼻
兔的别名。亦借指月亮。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天文一》:“《易乾凿度》曰:‘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始明。’穴鼻,兔也。”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