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章黼
鲜明的黑白花纹。 汉 牟融 《理惑论》:“三皇之时,食肉衣皮,巢居穴处,以崇质朴,岂復须章黼之冠,曲裘之饰哉!”
《漢語大詞典》:黼筵
指边缘以黑白相间的丝织品作饰的席具。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悲黼筵之移御,痛翬褕之重晦。” 刘良 注:“筵,席。晦,闇纪。云:‘敷重蔑席黼纯。’”
《漢語大詞典》:黼冔
(1). 殷 代的帽子,绘有黑白斧形花纹。《诗·大雅·文王》:“厥作祼将,常服黼冔。” 毛 传:“黼,白与黑也。冔, 殷 冠也。”
(2).戴着 殷 冠。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然后量能而授之职,授之田宅,又率以祀 文王 ,黼冔祼将,骏奔走于庙。” 王国维 《海上送日本内藤博士》诗:“眼见 殷 民常黼冔,归去便将闕史补。”
《漢語大詞典》:牦牛(犛牛,氂牛)
反刍家畜。亦有野生者。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下腹、肩、股、胁等部密生长毛。耐寒,腿短,在崇山峻岭间善驮运。毛可制披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毡。原产 亚洲 中部山地。是我国 青藏高原 地区主要的力畜。古人取其尾毛以为旌旄,后又以为帽缨。 明 郭登 《甘州即事》诗:“牦牛互市番氓出, 宛 马临关 汉 使回。”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牦牛:“牦牛出 甘肃 临洮 ,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养之。状如水牛,体长多力,能载重,迅行如飞,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长尺许。其尾最长,大如斗。亦自爱护,草木钩之则止而不动。古人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山海经云:‘ 潘侯之山 有旄牛,状如牛而四足节生毛。’即此也。” 郭小川 《春歌》之一:“ 西藏 的牦牛, 内蒙 的骆驼,早像春风一般巡视过高原和沙漠。”
犛牛:野牛。形状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说即牦牛。山海经·中山经:“东北百里,曰 荆山 ……其中多犛牛。” 郭璞 注:“旄牛属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宴大宾客,必驱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诸州贡之。”参见“ 牦牛 ”。
氂牛:即牦牛。体矮身健,毛长,色多黑、深褐或黑白花斑。耐寒,耐粗饲。尾毛蓬生,可作旌旄。汉书·郊祀志上:“ 泰一 所用,如 雍 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氂牛以为俎豆牢具。” 颜师古 注:“西南夷长尾髦之牛也。” 唐 杜甫 《锦树行》:“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跛足随氂牛。”
《國語辭典》:反差  拼音:fǎn chā
摄影上指底片或照片色调范围,亦即明暗对比。如明暗之间相差甚大,称为「高反差」或「硬调」;如明暗差甚少,则称为「低反差」或「软调」。
《漢語大詞典》:章黻
礼服上色彩鲜明的黑白花纹。亦指礼服。 唐 张九龄 《上张燕公书》:“清流高品,不沾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黻。”
《漢語大詞典》:斑鹧(斑鷓)
即鷓鸪。因其羽毛黑白相杂,故称斑鷓。 清 赵翼 《食田鸡戏作》诗:“抱竿羹成夸大饗,贵过斑鷓玉面貍。”
《国语辞典》:光觉(光觉)  拼音:guāng jué
视觉器官所生的黑白感觉。
《国语辞典》:影调(影调)  拼音:yǐng diào
1.图案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气氛、格调。如某一些图案画面是高调的、低调的,或是对照强烈的影调,或是柔和平淡的影调。
2.黑白照片上所表现的明暗层次。
《漢語大詞典》:黼帟
绣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用以遮蔽尘埃的帐幕。《宋书·乐志二》:“黼帟神凝,玉堂严馨,圜火夕燿,方水朝清。”
《漢語大詞典》:斑犊(斑犢)
毛色黑白相杂的小牛。 宋 范成大 《秦楼》诗:“栏街看幕似春游,斑犊雕车碧画油。”
《漢語大詞典》:豕视(豕視)
猪眼朦胧,黑白不明;下邪偷视。旧谓此为心术不正,贪而多欲的不仁之相。战国策·齐策一:“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 吴师道 补正引 刘辰翁 曰:“‘豕视’,即相法所谓下邪偷视。”孔丛子·执节:“闻诸 孙卿 云:‘其为人也,长目而豕视者,必体方而心圆。’每以其法相人,千百不失。”
《漢語大詞典》:银粒(銀粒)
照片或底片上的黑白影像,是乳剂层中卤化银晶体感光后经过显影还原成微小的银的颗粒组成。这些微小的银的颗粒称为银粒。银粒的粗细对影像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银粒细的影像比较清晰,影纹也较丰富。影像银粒的粗细,主要决定于感光材料本身的性能及冲洗条件。
《漢語大詞典》:乘鸨(乘鴇)
四匹黑白杂毛的马。鸨,通駂。《诗·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鴇。”
分類:四匹黑白
《漢語大詞典》:画黼(畫黼)
指巾幂上绣以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周礼·天官·幂人“凡王巾,皆黼” 汉 郑玄 注:“四饮三酒皆画黼, 周 尚武,其用文德则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