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艾纳香(艾纳香)  拼音:ài nà xiāng
植物名。菊科艾纳香属,亚灌木。全株密被黄褐色而带红晕的毛茸,搓揉则发出奇臭。叶革质,黄色头状花序,瘦果圆筒形。叶可制艾粉,再炼制为艾脑香。
《國語辭典》:川芎  拼音:chuān qióng
伞形科「芎藭」的别名。参见「芎藭」条。
《國語辭典》:纺织娘(紡織娘)  拼音:fǎng zhī niáng
草螽的别名。参见「草螽」条。
《國語辭典》:雀斑  拼音:què bān
皮肤表面所生的褐色细点,系因体质及日晒所引起的局部黑色素积集现象。
《漢語大詞典》:虱蝇
同“蝨蝇”。一名马虱蝇。体形扁平,黄褐色,长约二分许。夏季多附于牛马的毛丛中,吸食血液。
《國語辭典》:黄鳝(黃鱔)  拼音:huáng shàn
鳝鱼的别名。参见「鳝鱼」条。
《國語辭典》:浮尘子(浮塵子)  拼音:fú chén zǐ
动物名。一种昆虫。形如小蝉,绿色或浓褐色,嘴如管状,常插入稻的茎叶中,吸收汁液,是农业的害虫。
《漢語大詞典》:党参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黄绿色,结蒴果,成熟时黄褐色。根入中药、有补中益气作用。以产于 山西 上党 者为名贵,故有此称。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
《國語辭典》:金铃子(金鈴子)  拼音:jīn líng zǐ
1.动物名。节肢动物昆虫纲直翅目。体色淡黄,形似蟋蟀而小,善于跳跃。栖息于山区草丛中。雄的前翅长,能互相摩擦而发出清越的声音。
2.楝树结的果实。呈椭圆形如小铃,故称为「金铃子」。也称为「楝实」。
《國語辭典》:萤火虫(螢火蟲)  拼音:yíng huǒ chóng
动物名。夏日生于水边,长三分许,能飞,夜间腹部会发出燐光,故称为「萤火虫」。食害虫,有益于农事。也称为「丹鸟」、「火虫儿」。
《國語辭典》:獐子  拼音:zhāng zi
动物名。一种哺乳动物。形体似鹿象而较小,背面黄褐色,腹白色。毛粗无角。产于长江流域、福建地区。其皮可以制皮革。
《漢語大詞典》:黇鹿
鹿的一种,全身毛黄褐色或带赤褐色,有白色斑纹,角的上部扁平或呈掌状,尾略长,性温顺。
《国语辞典》:叶斑病(叶斑病)  拼音:yè bān bìng
一种由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在植物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严重时可使整个叶片变得乾枯。
《国语辞典》:二十八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  拼音:èr shí bā xīng piáo chóng
动物名。昆虫类瓢虫科。有硬壳,密生黄褐色细毛,鞘翅上有二十八个黑斑。成虫会危害马铃薯、茄子、豆类等蔬菜。
《国语辞典》:蕈螂  拼音:xùn láng
动物名。形状像瓢虫,体形扁圆而呈黄褐色,背上有四点黑色圆点花纹。身长约一公分半。食蕈类为生,故称为「蕈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