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夕晖(夕暉)  拼音:xì huī
夕阳的馀光。唐。韦应物〈赠别河南李功曹〉诗:「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
《漢語大詞典》:日晚
犹傍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饟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北周 庾信 《春赋》:“三日 曲水 向 河 津,日晚 河 边多解神。” 唐 李白 《天马歌》:“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水浒传》第三七回:“你那里去来?和甚人廝打?日晚了,拖枪拽棒?”
《漢語大詞典》:日西
(1).日向西方。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注:“﹝景﹞西於土圭,谓之日西,是地於日为近西也。”
(2).指傍晚。《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我们且自回去,等日西再来罢。”
《漢語大詞典》:斜曛
(1).黄昏,傍晚。 元 陈旅 《题韩伯清所藏郭天锡画》诗:“岁晚怀人增感慨,晴窻展玩到斜曛。” 明 孙柚 《琴心记·汉宫春晓》:“嬾结芙蓉带,愁鬆翡翠裙。晓来香阁坐,常恐又斜曛。”
(2).落日的馀辉。 清 周亮工 《同箨庵酌第二泉竟》诗之一:“轻舟能暂泊,扶老送斜曛。” 林纾 《题画》诗:“危栈黏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
分類:黄昏落日
《漢語大詞典》:秋晚
(1).深秋。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 上阳 秋晚萧萧雨, 洛水 寒来夜夜声。” 宋 蔡襄 《慈竹赋》:“借如秋晚霜重兮,万木零零而僵悴。 陇 榆尽兮塞月高,堤枫丹兮 楚 江紫。”
(2).秋日傍晚。 唐 鲍溶 《晚山蝉》诗:“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國語辭典》:长庚(長庚)  拼音:cháng gēng
1.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参见「金星」条。《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2.天象之一,常被归为妖气或妖星。可能指特定形状的彗星,也可能是极光。《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长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见,兵起。」《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妖星:一曰彗星,所谓扫星。……十九曰长庚,如一匹布著天。见则兵起。」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
《漢語大詞典》:悬车(懸車)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漢語大詞典》:悬车束马(懸車束馬)
形容险阻。国语·齐语:“悬车束马,踰 太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故悬鉤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 葭萌 ,勋参 绵竹 。” 明 唐顺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穷悬车束马之径,凌跕鳶挂猱之阻。”亦作“ 悬兵束马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涪水:“ 邓艾 自 阴平 、 景谷 步道,悬兵束马,入 蜀 逕 江油 、 广汉 者也。”
分類:险阻
《國語辭典》:晚景  拼音:wǎn jǐng
1.傍晚时的景色。唐。张均〈岳阳晚景〉诗:「晚景寒鸦集,秋风旅雁归。」
2.暮年、晚年。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东坡诗,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学力浅也。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
《漢語大詞典》:向夕
傍晚;薄暮。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 刘长卿 《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诗:“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 宋 晏殊 《殢人娇》词:“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 明 雷士俊《春日咏怀》诗之二:“孤鸟蹲寒树,向夕鸣不已。”
分類:傍晚黄昏
《国语辞典》:未晚  拼音:wèi wǎn
1.不算太迟。如:「为时未晚」。《三国演义》第二回:「权且教省家铨注微名,待后却再理会未晚。」
2.还未到日暮时刻。如:「趁天色未晚,早点动身。」
《國語辭典》:暮霭(暮靄)  拼音:mù ǎi
傍晚的云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分類:云雾黄昏
《漢語大詞典》:夕阴(夕陰)
傍晚阴晦的气象。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四:“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朝暉夕阴,气象万千。”
《漢語大詞典》:暮暮
每天傍晚。 唐 刘长卿 《步登夏口古城作》诗:“但见荒郊外,寒鸦暮暮飞。” 宋 陆游 《日出入行》:“但见旦旦升天东,但见暮暮入地中。”
分類:每天黄昏
《漢語大詞典》:晚色
傍晚的天色。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宋 苏舜钦 《晚意》诗:“晚色微茫至,前山次第昏。” 清 黄鷟来 《十三夜碧山堂燕集作》诗:“秋山晚色净,月出澄湖阴。”
分類:天色黄昏
《漢語大詞典》:暝烟(暝煙)
亦作“ 暝烟 ”。 傍晚的烟霭。 唐 戴叔伦 《过龙湾五王阁访友不遇》诗:“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 宋 韩元吉 《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仰天读罢《招魂》赋, 扬子江 头乱暝烟。”
分類:烟霭黄昏